返回

第111章 整治贪官

首页
  第111章 整治贪官

  苦难能让一个人成熟,时间能消磨激情。大三了,赵一丹从一名优等生,降成了差等生。就快毕业了,大学实习的机会太重要了。如果实习的路子选对,极有可能对一个人的前途多少有些帮助。
  经朋友介绍。赵一丹进了一家州报当实习记者。他的指导老师是一位银城有名的作家,是华夏国的“三棵树”之一,是西部周刊的编辑。同室的老师有综合新闻稿的写作大拿,还有专题写作大拿,总之一个版面一个资深编辑,几个编辑都住在一间大办公室里。赵一丹勤学好问,讨人开心,这几位编辑都特别地照顾赵一丹,有写稿机会,说好采写方法,让赵一丹一个人去采,采完后他们边修改,边提意见,长进很快的。
  半学期下来。赵一丹跟上几位资深编辑、记者学习新闻采写,新闻点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并训练出一双新闻眼,一幅文学腔,一般来说,即能写新闻,又能写文学着,不多,许多文化人,搞了新闻就不会写作,搞了写作,新闻稿就会写了。赵一丹反而两者兼得。
  在这期间,文艺副刊也上诗歌和散文,新闻稿件是一篇接着一篇上。赵一丹的大哥、二哥、三哥,在报纸上看到赵一丹的名字,都特别的高兴,村里人都为此刮目相看。村里考上大学生着也不少,可是能在州级大报上发表文学作品和重大题材的新闻稿件这不容易的一件事。
  记者貌似强大。家乡的“电老虎”正在卡村人的脖子,村里好缘无古地停电几个月了。村子里的人,把在外工作的人能打电话找的关系都找了。赵一丹也在其中之列,还有一个当兵的士官。其它的人说这事不好办没有回去。赵一丹和他的这位士官乡党一块儿回到村子。
  村子里人看到这两人回到家乡之后,好多关系好的跑来回候,求他们两人帮忙解决“供电难”这一问题。月月家家户户交电费,可是还说欠着乡上电费,供电所不供电,这是怎么回事,善良的人们没法解决这一问题。
  赵一丹当然很乐意帮忙,这为老乡讨个理由的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于是赵一丹和这位士官两人出动。先去乡供电所,找所长。赵一丹亮出报社的工作证,说要调查这一事情。月月家家户户交电费,可是什么供电所说欠电费,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
  所长一看一个是记者,一个是军官,又是端茶递水,又是找手下人解释这一问题。赵一丹说:“乡党,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把我们村欠乡供电所的费用你给拉个详单,我看到底欠多少。还有这个收电费的人,欠你这么多电费,为什么你们不安月收取,反而会欠这么多钱,那村民交的电费钱那儿去了?另外我听说,我们供电所,给村民接电说要吃一只羊,才能给村人接电,不然不会再次开通农用电,有这事嘛?”
  供电所的所长一听,赵一丹的这话急了:“兄弟啊,没有这回事的,没有这回事的,一连说了四五个没有这回事的。关健是你们村欠供电所的钱多了,所以我们才停你们村的电的,我们决没有这事,等你们村交齐电费,我立马带人去通电。”
  随后,所长打电话,叫来办事人员,立马找工作人员给赵一丹打赵家川欠电费的详单。然后忙给赵一丹和士官解释。
  赵一丹和士官临出门时,脸色严肃地说:“这事我回村会调查后再看情况,现在下结论有些早,但是你们即然用了一个贪官当村里的电工,他欠你们这么多钱,这事责任也在你们身上,而不在村民身上。”
  供电所所长,底头啥腰,脸笑成一朵花说:“兄弟,你说的对,这事我们一定会严查的,要好好整顿一下。”
  赵一丹和士官到了村里之后,把去供电所调查结果公布了。然后和士官商量,查村里的账。本来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没权官这些事,但是赵一丹一是村民,二是有人提供新闻线索,这事就得跟踪调查不是?
  招开里民大会,赵一丹说:“经查,我们的确欠乡供电所的好几个月的供电费钱了。但是村人月月交电费,这个交上来电费那儿去了呢?我和士官赵普两人要查账。”村人说:“这账该查?谁管账着来,交由赵一丹查账?”
  村长、电工、管账员,三个人都非常的不情况。由期是村长,当场给赵一丹的下马歪:“赵一丹,你管得着嘛?”赵一丹当着众人的面说:“这事管得着,与你关为什么不能接受调查呢?我是村民,再着,你不是想当村官,由乡上领导任命你是不是。但是我也可以让你当不成这个村长?你信不信,这并不是大话,如果配合工作的好,接受查账,追回欠款,这事就可以好说,如果不配合,我在村人的支持下,我一定要查清这事。”
  在赵一丹和士官的强大攻势下,电工、管账员、村长不得不服软,接受查账。首先要查的是电工的账,赵一丹和士官查电工账时,电工就和赵一丹骂起来了。电工说:“赵一丹你是个求,你用得管我的账吗?小心我打断你的腿,你给赵你妈的屁。……”
  赵一丹无言,恨不得给这个家伙,上去一顿拳脚,必竟受过教育的赵一丹忍住了这个火,实际是上士官赵普立马劝住了赵一丹,让赵一丹走开,这事他解决。因为士官赵普是电工的长辈。并且他是军官,这事还是比较强硬,而赵一丹是一介书生。再着又是平辈。
  赵一丹离开之后,不一阵子,士官赵普解决了这一难题。把电工的账本的拉来了。到了管账员那儿,这个人是华夏国的党员,赵一丹几句话就搞定了。虽然管账员不乐意,但是他是一个讲理的人,赵一丹轻松拿下。
  士官和赵一丹,管账员,三个人拿起笔,把供电所提出的五个月的欠电账收账单,一笔笔地核对。通过一透夜的核对。村人的确交清所有的电费。还算出了一大笔“村里电工、管账员、村长用免费电的内幕,还同电费中涝钱花的事实”。经查账,赵一丹和士官发现,电工、管账员、村长家里,每一个月的用电量非常的大,家里所有电器都开着,他们三个人的用电费占到村里总用电的10%,他们这些人的电费,就是通过电损给让每个村人承担上了。也就是每家一户一个电表,就两块钱的损耗。这个钱收下来,他们自己还有赢余,然后当月工资发给他们三个人,当补贴用。另外还有两笔大的收入,就是村里有两家养鱼场,分别掏了3000元的用电初装费,这个钱他们都私分了。
  赵一丹说:“这个账这么一算,就特别的明确了,你们做为华夏国的党员,自家白用电就相当的不错了,每月的用电量,你们三个是村里最高的,比任何一家用电都超出十倍之上,这个钱村里人帮你们埋了单,另外每月收的电损长余的钱还够你们几个好好地喝几顿酒了。还有那3000元的初养费,这算公款,你们都私分了。这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你们还想把为人民服务当摇钱树?别在贪得无厌。做为党员,你们怎么能这么不讲原则,你们有没有良心可言?你们几个得好好地想想。至于欠供电所的这个钱,你们谁私自花了,我不管,那是你们三个人的事。不是有电损3000元,这是公款,我都不追究了,你们先拿他付了欠款。但是给你们几个提一个原则。明天立马去乡供电所交所欠的电费,让村民用上电。乡供电所所长,比你们几个牛气,他们还对我们两个很客气的,你们别在这样不知深浅。你们几个要永远记住一点,只要村里交电费,你们别再给我搞停电的事,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事,我决不会不管这事。至于其中的内幕我就不说了。但你们记住一点,别太贪心。差不多,能对得住大家就行了。”
  第二天,乡供电所,以所长为首,带着几个电工,来赵家川接上了电,忙了一上午,都没有吃村里人的一口饭,接完电,骑着摩托车一溜烟地跑了。并向村人托话,赵一丹有空去乡供电所坐坐。
  这事惊动赵家川临近的几个村,有的村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跑乡供电所,不下二三十次,并抬羊给供电局的人送,电仍是接不上。通过这件事,赵一丹明白了一个道理。问题出在那儿呢?就出在基层,他们结成了贫污联盟,又由于相互之间利益分配不均,最后造成村人跟着受罪。这些村官他们没有了良心,这个官员,没人监管,他们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