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5章 笑的笑了、哭的哭了

首页
  第625章 笑的笑了、哭的哭了

  

  一道道圣旨飞出了金銮宝殿。

  老皇帝将对这些人的痛恨、对苏洪给她造成的郁气、统统发泄了出来。

  苏聪建、宋之问、杨佑之三人皆被处以了极刑、且九族皆灭。

  斩武丛烈的首级示众、其原结发妻子、恢复正三品夫人的身份。

  一些被杨佑之给陷害了的人的冤屈、统统都被洗刷了干净、统统都恢复了声誉。

  而苏聪建在受刑之前,和杨佑之一样,都听到了、有人小声对他们说的一句:“狄大人向你问好。”

  苏聪建:“……”

  杨佑之:”……“

  原来他们的一切算计、自认为完美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狄映在幕后操控所为!

  可他们至死也没有想明白:自己在哪儿招惹上的狄映。

  只能去地府问问了。

  观完刑的宋文,笑了。

  同去观刑的京兆尹祖望之,笑了。

  人群中,狄顺和郝刚,笑出了一口的大白牙。

  老兵中、有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

  已经恢复了真正面容的巨力男,站在他俩的身后,也笑了。

  许许多多的人、笑了,也哭了……

  听到消息的束淮,笑成了一个泪人儿。

  束氏满门、束氏和束淮自己的冤屈,终于得以申张和落地。

  束淮哭笑着、冲着狄大人所在的方向、磕到额头见血,仍觉感激不尽。

  而收到消息的狄映,则望着远处的天空,心里默念着……

  愿天下无冤。

  但显然、这比做梦还离谱。

  因为仅仅狄映自己的手上、都还有一桩陈年心结未解。

  郑啸强奶奶的冤案。

  还记得郑啸强吗?那个把武丛灰改扮成“湘西赶尸”的、驴脾气的郑啸强。

  其奶奶就是被权贵给冤死的。

  也正因为他奶奶的被冤,让他坚守了执律之心,最终力保武丛灰、躲避着江湖以及各方势力的追杀,一力将武丛灰交到了狄大人的手中。

  狄映记得这件事,也记得其奶奶蒙冤的那桩案子。

  还记得武延秀成为突厥可汗质子的事情吧?

  还记得当时陛下大怒,派了大军出发的事情吧?

  当时大军兵分几路,其中一路、号称“靖难军”的统兵大都督慕容玄,因为贪生怕死,还没有见到突厥人的影子、就命令麾下五千将士向突厥人投了降。

  突厥人退出大夏朝领地之后,不但抛弃了向他们摇尾乞怜、并倒戈相向的阎知微,更扔下了慕容玄,令其自生自灭。

  阎知微目前仍然在逃,而慕容玄,因为妻族背景的关系,在逃回大都城之后,重新被起复。

  其妻是谁?武珠玉。

  谁呀?武承伺的嫡次女。

  那时候的武承伺,虽已有日头西倾之向,但仍然是势力相当雄厚的一方大员。

  郑啸强家的祖地,原就在太原。

  是一户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

  那年,那日,郑啸强将将出生。

  郑啸强的奶奶邓云芬,非常高兴,加之快过年了,邓云芬便和郑啸强的爷爷郑鸿,进了一趟城。

  邓云芬去给家人扯花布,准备给家人们都做一身新衣裳。郑鸿则去菜市场割肉,要好好过个节、还要好好慰劳慰劳、将郑啸强给生下来了的徐氏。

  年关将近,菜市场人山人海,等郑鸿艰难地“抢”买到一块猪肉后,就又满头是汗地挤出来。

  就去约好的地方找邓云芬。

  可等来等去怎么都没有等到人,郑鸿就去了那家衣料铺子打听。

  但是没能打听着。

  菜市场的人多、衣料铺子里来采买的人也同样的多。铺子掌柜的伙计们、根本连看客人长什么样儿的功夫都没有。

  郑鸿万般无奈,只得一边走、一边向街上的行人打听。

  总算是打听到了。

  但听到的消息、却让郑鸿只觉五雷轰顶。

  原来此前、有这条街上,有辆马车、将一个被挤到车道上的人给撞倒了。还又因不察还是怎么的、还把人给压死了。

  官府追查后,将邓云芳和马车内的贵人、以及车夫、以及两位人证,都带去了公堂。

  郑鸿一听,急忙赶到了县衙衙门外,挤进了听审的人群之中去。

  见到一位好像金贵得不得了的人,正大剌剌地坐在公堂左下首处,而县官则陪站在一旁,正点头哈腰着。

  都没等郑鸿了解到什么,就听案子被判了。

  县令毛和泰宣布道:“死者是被邓云芳给故意推到道中去的。马车夫一时躲避不及、才酿成了如此惨祸。

  马车夫无罪释放。

  此案更与车内主人无关。

  而邓云芳杀人害命,活罪可免、死罪难逃、当堂斩首!且赔偿苦主亲眷十两安葬费用。”

  郑鸿:“……”

  他被震惊在了那里。

  但邓云芳却没有。

  听到如此荒唐判词的邓云芳,愤怒地大喝道:“只因我年迈,被人群挤得站在那儿动弹不得;只因为这两个路人说我就站在那名死者的身后,你们就敢如此栽赃陷害于我。我不服!你们这些狗官、拿人命不当命、胡乱冤枉好人,我去了地府、也绝对不会放过你们!”

  说完,竟一头撞去了堂柱之上。

  血花四溅……命丧黄泉。

  而那贵人,竟是嫌恶地撇开了视线。

  毛和泰眼见贵人不喜,即命衙差们将邓云芳的尸首给丢了出去。

  丢到了衙门外面去。

  郑鸿用了这一生的气力、才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冲上前、去和那些狗官们拼命。

  也用了一生的理智、将邓云芳背起,一路背回了家。

  变卖了家财、又借了一身的债,凑齐了十两银子,给了前来索要赔偿的衙差。

  别问为什么衙差会知道他家的。

  无论是被告还是原告,哪怕是听审的和人证,只要是上了公堂的,就必须先自报家门。

  邓云芳报过了的。堂上书吏有记录过了的。

  拿到银子的衙差大摇大摆地走了。

  郑家……沉入了谷底。

  无论是心情还是生活、都沉在谷底许久许久。

  就连哭、都从来也没有大声过……

  理智支撑着他们、好大一家子人的性命支撑着他们的理智,也支撑着郑鸿,最后打听出了那名贵人姓甚名谁、以及身份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