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1章 震动景阳!

首页
  第511章 震动景阳!

  随着行刑大刀落下。

  朱大峰的尚还带着惊恐的眼眸,连同脑袋,一起飞落到了城墙下面。

  噗!

  鲜血喷溅!

  染红了城墙。

  骄纵跋扈了半辈子的朱大峰,就这样结束了他短暂和嚣张的一生。

  任由鲜血一直喷溅。

  城墙上的人,却都静默不语。

  因为,赵小乐还没有下命令。

  所以,谁都没有做出动作。

  时间就在这种静默中,一分一秒地过去。

  没多长时间,赵小乐缓缓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丢下去吧!”

  闻言,根据早就交代过的说法,两个士兵,把尸体直接从城墙上丢了下去。

  随后,赵小乐继续吩咐道:“现在,去吧海小苟,尚川云,李腾飞……”

  “全部带过来吧!”

  “是!”

  那两个士兵躬身行礼后,再次去了城墙下面。

  赵小乐则依旧背负双手,遥望着北方,默然不语。

  刚才,他读取了朱大峰的记忆。

  这才发现,他犯下的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单纯地将其处死,简直是太便宜他了。

  视人命如草芥,随意杀人取乐。

  这个畜生,竟然全都干过。

  连带的,那些和他一起犯下事儿的狐朋狗友,赵小乐也一一记了下来。

  既然要杀,今天就一并处决吧!

  赵小乐之前说,睿亲王等人若反,那么,会连同他们的亲属也杀了。

  可这是封建社会的那套理论。

  赵小乐不打算照单全收。

  不过,那些犯下不赦之罪的。

  他肯定是不会放过。

  因此,有一个算一个。

  全部拉到城头上处决掉。

  一直到杀到最后,赵小乐才发现,就算他没有诛了睿亲王的九族,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很快,又有几个富家公子哥,被拉了上来。

  也一个接一个,拉到城头上杀掉了。

  读完他们的记忆后,赵小乐再次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以此又拉来杀掉。

  这个名单在无限被放大。

  拉到后来,刑部的名单上,就根本没有此人,不得不临时去抓人。

  抓完了人,才拉到城墙上杀掉。

  以至于,从清晨杀到夜晚。

  都还没有杀完。

  而城头上的血水和屎尿,已经被士兵清理好几回。

  只因为,后面的上来的犯人,一看城头上的情况,那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一个个吓得跪地求饶,丑态百出。

  赵小乐却没有任何怜悯。

  依旧是毫不犹豫地下令杀人。

  他冰冷得像一个机器。

  因为这些人,在当初草菅人命时,那种嚣张跋扈,那种满脸嬉戏和玩弄。

  别人看不到。

  他却看看得历历在目。

  别看他们跪地求饶,一一的表示甘心悔过。

  若是真的愿意悔过,那就痛快点受刑吧!

  这其间,也让赵小乐不禁感叹,当上层的统治者,有了绝对的权力后。

  他们和下层的受众,竟然会在身为人的基本权利上,有如此天差地大的差别?

  不过,这种事儿让他遇到了。

  他不打算放过任何一个。

  那就杀吧!

  最后,眼见天色已经黑了。

  杀完最后一批,赵小乐又点了几个名字,说道:“这是明天,第一批要杀的!”

  “今天先到这里吧!”

  眼见面前的一众士兵,都齐齐松了一口气,赵小乐又说道:“把消息送到柳城去!”

  “本侯允许睿亲王晚上来收尸,若是不来,那本侯就烧毁这些尸体。”

  “还有,将此事也通传天下!”

  ……

  其实,用不着通传天下。

  这事儿在整个景阳,就已经众所周知了。

  赵小乐杀了那么多人。

  怎么可能能瞒住?

  不光是越人,还是邢章,或是睿亲王。

  他们的斥候和细作,无时无刻不徘徊在京城附近,早就把这里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了回去。

  同时,还有哪些时刻关注京城动态的好事儿者。

  先是嘉峪关失守。

  这在民间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而再紧接着,就是赵小乐在京城独战东越骑兵的事儿,被景阳人广为传说。

  先前,赵小乐身上,背负得更多是恶名。

  太子的龙阳之好。

  宦官干政,血手人屠等等。

  而在南方一行,先是淹了邺城,又烧了睢城,更是无理软禁了闽南王,

  再次带了一身骂名回京。

  可回到京城后,嘉峪关就失守了,邢章和睿亲王为此,大肆散布谣言。

  四处传说赵小乐为了夺权,而将他们故意陷害了。

  这在民间引来了哗然声。

  因为,这和赵小乐在民间的形象太符合了。

  一个宦官,若是不这样干。

  那他还是宦官吗?

  可紧接着,太子就对外传令,已经任命赵小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天下兵马!

  更是直接宣告了邢章和睿亲王谋反的事实!

  同时,镇北王勾结东越人,私放越人入关,也被一再提及,并通传天下各州县。

  得此三人者,天下共诛之!

  这一下,整个景阳都炸了,不仅是景阳,其他国家也都炸了,而表现最激烈的就是燕国。

  燕国九皇子为此,亲抵最前线,身历流矢,为燕兵擂鼓助威,也是这一天,燕兵仅差一步,就杀上了滁州城头。

  好在,新改进的燧发火枪,立了大功。

  有一部分在滁州的火枪兵,他们的武器已经由火绳枪换成了燧发火枪。

  这也导致,不知道这个情况的燕兵,最终含恨死在了城头上。

  景阳则是完全乱了。

  无不人心惶惶。

  如今的国家,真可谓从风雨飘摇之秋,没有多久,便成了山河破碎风飘絮了。

  景阳人无不为之痛哭流涕。

  而舆论当中,却也没有因为朝廷的公告,变成一边倒,反而在赵小乐和睿亲王等人之间。

  关于谁对谁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有的人自然站朝廷,虽然赵小乐是个宦官,但睿亲王等人谋反就是不对。

  有的人则站睿亲王,他们认为,若不是赵小乐所作所为,睿亲王怎么可能会反?

  还有的人站中间,两不相帮。

  他们的意见,要么是各打五十大板,要么是希望两边讲和,大家齐心协力,对付东越人。

  这该多好?

  这个想法是好,但也太理想化了。

  而随着这一天,赵小乐在城墙上,相继处决皇族子弟。

  一切声音,都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