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3章 这就是貔貅?

首页
  第413章 这就是貔貅?

  赵小乐是朝廷派来的。

  而且是派来的唯一援兵。

  其他人不知道,浔阳太守却非常清楚。

  朝廷不会再有援兵过来了。

  赵小乐在这里,好歹还让众人有点希望,若是他出了什么事儿,那对士气的打击就太严重了。

  “无妨,本侯只是远远观瞧,不会离得太近,想来也不会出任何问题。”

  赵小乐说道。

  这异兽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胜负手。

  若是连异兽长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的话。

  那还怎么制定策略。

  由于赵小乐态度坚决,浔阳太守也无奈,和几个将官商议过后,决定让他去看看。

  不过,却千叮咛,万嘱咐道:“侯爷,您到时候千万不要出城,远远观望就可以了。”

  赵小乐纵然不耐烦,也只能应付道:“本侯知道了,你就不要再废话了。”

  由于天色太晚,只得第二天再去。

  而当天晚上,赵小乐刚刚给皇后推拿完,就听到了一阵敲门声。

  是一个下人,“侯爷,这是闽南王的回信,太守大人让小的给您送来。”

  “什么时候来的?”赵小乐拿过那封书信。

  “一……一个时辰之前。”下人吞吞吐吐地说道。

  看他样子,赵小乐如何不清楚原因,于是,说道:“下次有信,一定要及时送来,不要管本侯在干什么,就算本侯在生儿子也要送进来,知道了吗?”

  “啊?是!”

  下人一愣,赶忙点头答应。

  赵小乐挥了挥手,示意让那人下去,自己进了屋,就着烛光看了起来。

  床上的皇后娘娘不满道:“本宫要睡了,你赶紧出去,不要影响本宫休息。”

  “你现在的身份,是本侯的通房丫鬟,分开睡,不就穿帮了吗?”

  赵小乐淡淡的回复了一句。

  却是头也不抬,继续看那封信。

  要不是皇后叫了大半天,那些下人也不敢过来打扰的话,这封信他早就看到了。

  而信上的内容,赵小乐仅仅看了看一会儿,就明白了闽南王的意思。

  果然和浔阳太守说得不错。

  这闽南王还真不在意儿子的生死,只推说他罪有应得,而他自己呢?

  也在番地动员百姓,不日将会有大动作。

  看完,赵小乐就直接揉碎扔了。

  什么狗屁大动作?

  他最大的动作,不就是在番地大肆选妃吗?

  多大的人了,能不能有点出息?

  而这,也是在向赵小乐示威。

  你有能耐抓我的儿子,我就能耐多生几个,看你抓得多,还是本王生得快。

  有本事,咱们比一比?

  赵小乐问道:“你们魔伲教派,有没有对闽南王下手?是不是也派出女子蛊惑他了?”

  等了半晌,才传出来皇后娘娘冷冷的声音,“你觉得我们圣教很闲吗?”

  “我们的女子难道不注重贞洁?”

  赵小乐闻言撇了撇嘴,不再接话。

  得了吧!

  到底谁忽悠谁呢?

  你们魔伲教派还注重贞洁?

  那如花的贞洁,是让狗给吃了吗?

  不过,她之前那句话,说的倒也合理。

  魔伲教派确实没必要在闽南王身上投资,一个护法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一个番王。

  重要的是,魔伲教派不一定会有这么多的人手。

  若是魔伲教派没有参与,赵小乐到也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吹灭了烛光。

  黑暗中,响起皇后娘娘的冷喝声,“你干什么?”

  “睡觉啊,你说干什么?”

  “滚到一边睡去!”

  “若是让本侯睡床,那本侯明天就给你多推一会儿,怎么样?”

  “……”

  “其实本侯的心一直都在娘娘身上,只是娘娘一直没有感觉到罢了。”

  “……”

  ……

  城头上。

  赵小乐拿着望远镜,极目远眺。

  他脸上还有一个红红的巴掌印。

  被问及是怎么回事儿时?

  赵小乐只推说,这是本侯的特殊爱好。

  浔阳太守就不敢再问了。

  听说达官贵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就连他本人也有一些癖好。

  不过,像赵小乐这样的,还没有见过。

  其实,赵小乐自己也在郁闷。

  以前这娘儿们挺主动啊,现在是怎么了?

  难不成,真是因为她心眼太小了,还在记恨本侯?

  其实本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觉两人一起睡觉,会暖和一点,真不会干别的事。

  你看,这天气多凉爽!

  赵小乐拿来手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见状,一旁的浔阳太守,立刻拿出扇子给他扇风,还不停地叮嘱,小心,注意一点!

  赵小乐没有让人备遮阳伞,主要就是因为,这里士兵太多了,容易懈怠军心。

  无疑,他的做法,也引来不少将领和士兵的好感。

  这个地方已经不是浔阳城了,而是浔阳的门户,居庸关!

  蛮人想要进攻浔阳,就必须要攻破居庸关,这也是保卫浔阳的最后一道屏障。

  若是居庸关破了,浔阳肯定也保不住。

  因此,知道赵小乐想见见貔貅,那到居庸关来肯定没错,说不定运气好了,就能看见几个对方的散兵游勇。

  可顶着大太阳,看了一早上,还是什么都没见到。

  赵小乐只能不断地转动望远镜,希望能从更远的地方,稍微看到一点貔貅的踪影。

  这个望远镜,倒不是他发明的,而是从西洋流入的。

  其实,玻璃这种东西,早就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只是中土人多用陶瓷,压根看不上这东西。

  所以才没有被流传下来。

  而赵小乐,也发明不了这玩意儿。

  上午看了一上午,赵小乐都没有看到,下午又去观望,还是没有看到。

  直到快天黑的时候,赵小乐都准备走人了,旁边的一个将官突然指道:“不好,对方的骑兵在追逐百姓,快,打开城门!”

  赵小乐一愣,看了眼将官指的方向,再次把望远镜对准过去,确实看到几个慌忙逃跑的百姓。

  而后面则远远坠着几个蛮人的骑兵,由于离得太远,赵小乐看不清他们的坐骑,只知道有人骑的是马,而有的则骑的是另一种猛兽。

  随着越来越近,他终于看清楚对方的坐骑。

  而看清之后,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就是貔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