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2章 赵小乐的功绩

首页
  第172章 赵小乐的功绩

  一大清早,太子便来到了金銮殿,神态格外的轻松、写意。

  是个人都能感觉到她心情极好。

  作为时刻关注着京城局势的六部大臣,他们岂会不知道太子为什么会这样?

  见朝会还没有开始,顿时在底下议论纷纷。

  言语间充满了不可思议。

  太子笑了笑,目光看向了六部大臣的领头处。

  那里原本是三皇子和宰相所站的位置,但现在,除了一个刘伯恩站在原地外,根本就不见三皇子的人。

  太子脸上的笑意顿时就变得更浓了。

  他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顿时笑着问道:“今日怎么不见本宫三弟来上早朝啊?”

  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不少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是很清楚情况。

  只有一名十分年轻人官员浑身发抖地站了出来,“启禀殿下,微臣正要向您禀报此事。”

  “今早我姐夫让人给微臣传话,说他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不能来朝会了,所以想让微臣代他请几天假!”

  “哦?三弟他病了?”

  太子嘴角露出一抹莫名的笑意道:“本宫怎么听说三弟府内昨夜还传来了阵阵摔东西的声音呢?这也不像是病了呀!”

  那名年轻官员顿时是冷汗津津,神情惶恐地说道:“正是因为病了,所以走路都走不稳,这才摔了很多东西!”

  “哦,原来是这样啊!”

  太子神情玩味地笑了笑。

  底下的六部众臣中却是传出阵阵低沉的笑声。

  谁都知道,三皇子和太子不对付,早已是势同水火。

  而赵小乐又是出身太子门下,现在他打了一个这么大的胜仗,三皇子还不气得要死。

  昨晚肯定是在府里摔东西,气得跳脚了。

  这想都想得出来。

  年轻官员也心知这个理由站不住脚,所以畏畏缩缩地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见他这副可怜样,心情大好的太子也不再为难他,挥挥手道:“好了,你下去吧!本宫知道了,一会让太医院的太医们去为三弟瞧瞧!”

  “多谢殿下!”

  听到这话,年轻官员如蒙大赦,连忙就退了下去。

  而此时,太子得目光落到了底下众臣的身上。

  众人心中一凛,知道“正事”要来了!

  果然,太子笑着开口道:“今日本宫将大家招来,主要讨论的便是赵都尉在滁州大捷的事情,各位臣工对此有何看法吗?”

  听到这个问话,这些老奸巨猾的大臣们岂能不明白她的意思,顿时就有些太子一党的属官站出来道:

  “启禀殿下,微臣觉得,赵都尉在此一役中,沉作应对,表现突出,不禁斩敌两万余、生擒三万人,而且建造‘医院’,活人无数,此等功绩,不下于华佗在世,战神重生!”

  “所以微臣觉得,应当对赵都尉论功行赏,予以封侯!”

  “没错,臣也这么觉得,应当对赵都尉论功封侯!”

  “请殿下下旨,准予赵都尉封侯!”

  太子一党的属官们纷纷站了出来,请求为赵小乐封侯。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刺耳的声音忽然响起。

  “殿下万不可准允赵小乐封侯!”

  一道道惊讶的目光望了过去。

  赵小乐大战新胜,正是锐气十足的时候,谁敢在这时候和太子一党作对?

  等看清是谁的时候,众人又是一愣。

  因为此人正是吏部尚书王元!

  王元属于文臣一脉,既没有向三皇子靠拢,也没有投靠太子,为人又清廉,温润似玉,所以非常的受人倚重。

  但没想到,今日他竟然会站出来反对太子。

  难道他已经投靠三皇子了?

  众人心中纷纷猜测。

  太子也眯起了眼睛,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并没有太过的惊讶。

  因为在之前赵小乐的调查中,他就知道这位吏部尚书看似持身中正,其实早就投靠三皇子那边了。

  所以她也不怎么客气地问道:“哼,赵都尉建立如此大的功勋,是足以封侯的,不知王爱卿是因何阻止赵都尉封侯呢?”

  “若如此大的功勋都不能封侯,岂不是凉了天下武人的心?!”

  “殿下说得没错,按照我朝律典,军人杀敌建功,就该论功行赏,王元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要颠覆我朝国政吗?”

  “如若赵都尉的功绩都不能封侯,你让天下武人该怎么看?你是想让天下大乱吗?”

  立马就有一个个反对的大臣站了出来。

  他们都是政斗的高手,像这种扣帽子的事情,简直是手到擒来。

  但王元却是丝毫不慌,面色平静地扫了一眼众人道:“王某试问各位,我朝开国三百余年,可曾出过阉人封侯的例子?”

  “况且,阉人乱政的事情历史上不知出现过多少次,我朝岂能再重蹈覆辙?”

  “这......”

  听到这番正气凛然的话语,众位大臣顿时就迟疑了。

  确实,阉人乱政的事情不在少数,他们绝不可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本朝!

  见此,王元的嘴角浮现出一抹得意的微笑,变得趾高气昂地说道:“况且赵都尉还在京城的时候,就素来喜欢说大话,此次敌军是否有五万之多还有待商榷。”

  “所以微臣觉得,暂不宜为赵都尉封侯!”

  他的话说完,大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反驳。

  不是不敢,而是根本找不到理由反驳。

  赵小乐的为人在京城的时候大家有目共睹,他们实在想不出用什么理由来反驳他。

  太子脸上却露出一抹冷笑道:“呵呵,王尚书所言,太过片面,历史上,阉人之所以能祸国乱证,不是主君太过平庸就是主君尚且年幼或者年老无力看管朝政。”

  “可如今本宫代父皇监国,正值青春勃发之机,你却觉得赵都尉会祸国乱政,莫不是在暗讽本宫过于平庸,为阉人所惑!”

  “砰”地一声,太子便气愤地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

  这一声怒喝,顿时就将王元吓得脸色苍白,“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瑟瑟发抖。

  他不管再怎么嘲笑赵小乐,也不敢讥讽太子。

  那可是皇帝钦定的接班人,嘲讽她,那不是找死吗?

  见此,太子又是一声冷笑,继续道:“而且你说赵都尉是在虚报军功,让本宫便让你们看看,赵都尉的功绩足不足以封侯!”

  她猛地对殿外喝道:“将东西搬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