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8章 这是我的感谢

首页
  第658章 这是我的感谢

  

  等于子愉换好衣服回内院,李惟博正在准备礼品篮子了。

  看到小巧的礼品篮子,于子愉心水不已:“这些竹篮子好漂亮啊。”

  李惟博笑说:“这种篮子,家家户户都有,后山有很多竹子,大家农闲的时间闲不住,就编制这些小东西。”

  “明天,我带你去彰山村和中和村去逛他们的集市,集市上各式各样的编制品手工品都有。”

  于子愉的心里被种了草,哪里能等到明天:“下午就去。”

  李惟博摇头:“下午没有摊位,只有店铺开放,最热闹的时候,就是上午。”

  “好吧。”既然不热闹,于子愉也只能等明天上午再去了。

  田静浏览一圈苗圃,把后种的蔷薇催一催。

  然后派陈锁柱和李立国开上卡车去购买盖卫生间所需的材料和物品。

  十点钟,她就溜达回四合院了。

  小袁做的是秘制蒸肘子,整整二十个大碗,装了16碗在礼品篮子里。

  碗上盖着个菜叶子遮挡。

  田静见都准备好了,就带着儿子儿媳妇挑着这些篮子去村里了。

  挑篮子时,于子愉坚持她也要挑。

  前后各三个小竹篮子的担子,被她挑的六个篮子恨不得甩向六个方向,当然,她的步子也跟着扭成了秧歌步。

  田静抿嘴笑,帮她按住后面的三个篮子,叫于子愉把前面三个篮子也给定住。

  然后叫于子愉张开手臂抓住前后三个篮子的绳子后,再迈脚,别晃动肩膀。

  终于能控制扁担的前后了,于子愉笑弯了眉眼:“我学会了。”

  李惟博逗她:“你要是能挑好一担水,那才叫学会了。”

  于子愉玩性正浓:“行!等回来我就挑。”

  田静不管小两口怎么折腾,她先把感谢礼送到再说。

  16家,绕着村里走了一圈,不少游客闻着篮子的香味,问是不是对外卖的?

  李惟博摇头,表示这是送感谢礼的。

  等三个人送完礼回到四合院,就被李敏给埋怨了:

  “小嫂,子愉,为什么没有我的感谢礼。”

  “哎呀,”于子愉惊讶地捂住嘴:“姑姑,我没把您当成外人,所以我忘了。”

  田静推开挡在面前的小姑子:“家里还剩四份,你给小福拿一份去。”

  “要是你和大嫂不想过来吃饭,也各拿一份回去。”

  “不拿了,不拿了。”李敏笑眯了眼:“我们回来吃饭。”

  说着,李敏转向于子愉,脸上变了一副佯怒的表情:

  “你这丫头,居然敢跟姑姑开玩笑。”

  于子愉摇头,语气有些沮丧:“我真没开玩笑,我只算了帮忙的外人。”

  “还是小袁说多给准备几份的,我想得还是不够周到。”

  “已经不错了。”田静给她鼓劲儿:“就是以后别从节约角度出发。”

  “你就想着既然叫小袁再做一次了,就应该趁机多做一些,就算剩了,自家还有这么多人呢。”

  于子愉讪讪地说:“我,我想着天气热,昨天好像有剩的。”

  “没了。”田静摇头:“都被她们主动拿走了。这是习惯,她们以为分走那点,咱家就不再送礼了。”

  “要不是你说这事,我是不会再给她们单独做谢礼的。”

  于子愉有些内疚,她做错了吗?“妈妈?”

  田静对她摆摆手,指着案台上的大碗,叫李敏给陈福端一份去。

  李惟博拉着内疚的于子愉哄着:“妈妈不是怪你,是表扬你把礼节做得比较到位。”

  “真的吗?”于子愉的眼圈都红了。

  田静听到于子愉有些哽咽的声音,把小姑子推出厨房,叫她快去快回,顺便通知大嫂一声。

  等李敏离开后,田静对于子愉道:“小博说的是真的。”

  “我叫牛大嫂她们帮忙,都是理直气壮的,但那是我和她们之间的感情。”

  “这次是你和小博的事情,你和小博亲自去感谢是对的。”

  于子愉笑弯了眉眼:“谢谢妈妈,我会努力的。”

  “那好,”田静点头:“下个月2号丽丽的宴席,这些琐碎事情全交给你办。”

  于子愉很兴奋但又缺乏自信心:“我,我可以吗?”

  田静颔首:“可以的,这次的事情,你不都跟着看了吗?仍然按照这次的这样操办。”

  “不过这次是直接请客,每家只算五到六个人就行了,再多预留五桌出来。”

  “别怕多,多了能送人还能自家吃,感谢礼也一次算出来,别叫小袁再次受累了。”

  “嗯嗯嗯。”婆婆这么信任她,于子愉就连连应下了。

  随后她叫小袁等等她,她回后院拿着一个红色绸子布红包过来:

  “小袁,这是感谢你的,你收下,我对你的感谢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能用这种俗物。”

  “不管你和妈妈之间怎么约定的,这一份,是我的感谢。”

  “最后,郑重邀请你再次来掌厨,6月2号,我妹妹的婚礼宴席。”

  于子愉话说到这地步,小袁只能收下这个大红包:“好,31号我就下来。”

  然后,小袁不再逗留,她要回温泉谷掌厨去了,她下来好几天了。

  送走了小袁,于子愉问婆婆这都中午了,为什么不留吃饭?

  田静笑着说:“留饭的话,小袁是不可能坐等吃现成的,我们是留她吃饭呢?还是留她做饭呢?”

  于子愉明白了,留厨子吃饭,得看情况。

  小袁着急回去学厨艺,就在乎留这一顿饭了。

  李敏和欧阳梅花来了后,就进厨房帮李母做饭,当然于子愉和李惟博也参与了去。

  秘制蒸肘子还需要再蒸一蒸,出锅时盖上盘子翻扣过来就行了。

  李家还剩三个蒸肘子,没够吃的。

  要不是李惟博手快给自己和于子愉夹了几块,于子愉估计只能吃到几块。

  李惟博直接端了一个盘子过来,盘底的雪菜更下饭。

  李敏也拨了一些雪菜在碗里拌米饭:“小袁的这道菜味道很好,阿凤好像都没做过。”

  田静点头:“小袁的厨艺有很大的进步,应该是跟着阿凤学了不少。”

  “阿凤做菜喜欢简单清淡的,使用高汤比较多。”

  “需要反复加工和炸制的菜品,她很少用在大宴席上。”

  蒸肘子要先煮后炸再切块腌制,最后上屉蒸,很费时间。

  昨天的席面上就没有这道菜,要不是感谢礼,小袁也不会这么费心费力,天没亮就出去买了肘子,回来就加工。

  田静只是听说这四道工序,就觉得麻烦。

  难得小袁一上午就给做出来了。

  \u0007\u0007\u0007\u0007\u0007\u0007\u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