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8章 摩诘居士,王维

首页
  第218章 摩诘居士,王维

  殊不知,

  就在一众江湖武者想要求证汝阳的这个义薄楼是否是东都那个义薄楼之时,外城的一座新修建的宅院之中,

  一名青衫老者正与孟浩然坐在凉亭之下的石桌旁,相谈甚欢。

  这座宅院占地不小,自从义薄楼明面上退隐江湖之后,里面的核心高手就居住在这里,剑圣裴旻亦是在这座府上。

  此刻,石桌上摆满了酒菜。

  “就说浩然兄,不是那种轻易出世之人,可一旦出世怎么会再退隐?”

  端起酒盏,青衫老者,十分陶醉地品了品,如是说道。

  “呵呵,王兄何尝不是这样?谁又能想到大名鼎鼎的摩诘居士居然有一天还会重出江湖?”

  见状,孟浩然哈哈一笑。

  眼前的这位青衫老者,姓王名维,乃是他的至交好友。

  王维酷爱诗词不说自身也是一位八品级别的高手,除此之外他在文韬武略方面的造诣亦是不俗。

  他本在一处山谷清幽之地隐居,没想到今日早些时候竟是到了汝阳。

  “唉,还不是都怪老友你?”

  王维轻轻放下酒盏,生害怕洒落杯中的美酒。

  “怪我?”

  孟浩然一愣。

  显然没想到自己的好友会这么说。

  “你出世之后在江湖上闹得风风雨雨,又是火锅膳食又是顶级美酒的还有与吐蕃在长安城西一战,如此有滋有味引得我怎还能待着住?”

  王维苦笑。

  有时候就是这样,若是大家都归隐还好说,可一个个的出世后剩下的自然也就再待不住。

  “这倒是.....”

  孟浩然笑着点头。

  王维说得没错,在义薄楼的这段日子过得的确肆意潇洒,远超之前。

  “浩然兄,不得不说这酒真如传说中的那般美妙,绝了!”

  顿了顿,王维忍不住看了一眼石桌上火锅还有茅台,竖了竖大拇指。

  一路走来,江湖上到处都是关于义薄楼的传闻。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那是....这美酒和膳食对于外人来说是个稀罕物,可对于义薄楼之人来说就是家常酒菜!”

  孟浩然的脸上很是隐晦地闪过一丝得意。

  话说这一段时间汝阳的酒窖里又开始出酒,除了茅台之外还出了一种自家主公起名为五粮液的烈酒,这酒一点也不输给茅台、

  这些都是外人无法购买的。

  “也是!”

  王维重重点头。

  “对了,王兄,接下来你如何打算?眼下朝堂处于大变之中.....”

  顿了顿,孟浩然又道。

  “这....还没想好!”

  提到变局,王维忍不住一叹。

  想当初他离开隐居之地的时候大唐还是那个大唐,短短不到一月时间大唐已经没亡。

  “既是这般....不如留在汝阳可好?这里朋友众多且大都是兴趣相投之辈,如阳关有一守将名曰岑参,此人也是为大才,若兄弟有空....可一起吟诗作对,岂不美哉!”

  一听,孟浩然大喜,急忙道。

  自己的好兄弟得来了,自是不愿意让他就这么轻易离开。

  “哦?还有志同道合之辈?”

  王维忍不住有些意动。

  无论火锅还是美酒以及这些好友都是他留下来的理由。

  “嗯,改日愚兄就给你引荐。”

  “可....即便兄弟答应,汝阳之主.....”

  思忖片刻,王维还是有些迟疑。

  不得不说,现在的义薄楼真的强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若是给其他势力,一位八品武者想要加入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可现在这位八品武者想要加入义薄楼结果还在担心自己够不够资格,

  如此,可见义薄楼之强。

  “兄弟放心,我家主公求贤若渴,若是兄弟能加入我家主公岂有不答应之理?这般....明日一早愚兄便带你去见我家主公!”

  孟浩然见王维已算答应,急忙道。

  “那...也好!”

  “来...吃酒!吃酒!”

  “吃酒!”

  .......

  话分两边,就在江湖上又一位八品武者加入了义薄楼的时候,

  襄阳,襄阳王府,议事大堂,

  一位身着锦绣衣袍,面沉似水,年约六旬左右的男子端坐在主位之上。

  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襄阳王李风。

  此刻,大堂之内还有数人,正是李家五王。

  话说襄阳王李风也是李氏宗族弟子,只不过是李隆基五弟那一脉,故而李风与李家五王是正儿八经的堂兄弟。

  只不过李风封王之后还领了一个节度使的头衔,这才能在大乱后执掌一地。

  再说李瑗等五王,他们在安禄山占据了长安后就悄悄地带着族人投奔了李风。

  身为李氏族人极其危险,襄阳王李风和凉王李璿无疑成了最大靠山,五王离李风相对来说近一些,

  这才有了眼前一幕。

  “王爷,襄阳之地西接剑南,东临岭南军,若不早早扩军,怕是......”

  顿了顿,老大李瑗开口道。

  因为都是李家兄弟,李瑗等人投靠了李风后就成了李风的左膀右臂。

  “扩军?眼下局势刚立,就扩军是不是有些急了?”

  闻言,李风皱了皱眉。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麾下的五万大军在这方势力面前不够看,但襄阳经济实力一般,扩军要的可不仅仅是人口还有银子。

  没有银子就没有粮饷、装备。

  还有,即便现在有了银子也未必能买到兵甲、战马!

  “王爷,兄弟我有一策,若是成了,不但能让王爷地盘扩大还能实现扩军之需,令剑南军和岭南军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李瑗又道。

  “哦?说来听听。”

  李风神色一动。

  若真有这样的事情那再好不过。

  “收编汝阳李默!”

  李瑗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之中满满的都是冷意。

  李家五王对李默的恨已经到了一个极点,到现在洛阳的宣和庄内还有天量的白麻纸,都是废品。

  在五王眼中,这都是李默一手造成的。

  可惜后来李默又被天子敕封为汝阳节度使,他们只能打碎牙齿向肚子里咽,自认倒霉。

  节度使已经是他们招惹不起的存在。

  本以为这辈子可能都再没有给李默找麻烦的机会,

  结果.....还真就来了!

  “什么?收编李默?”

  李风顿时愣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