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5章 打造经济第一步

首页
  第145章 打造经济第一步

  “嗯?这是...主公那边来信了?”

  见状,王昌龄神色一动,急忙来到鸽舍前。

  云天庄和汝阳那边的来往有专门的信鸽,信鸽的一只翅膀涂有少许丹红,就是担心错过汝阳那边的消息。

  这只信鸽正是从汝阳那边飞回来的。

  取下消息,打开一瞧,王昌龄略作思忖,将纸条递给了李太白。

  “太白兄,如此看来,我们可能明日才能出发。”

  “哦?”

  李太白一顿,随即看向纸条,

  “将整个抄本印刷的生意全部搬到汝阳?”

  片刻,他忍不住自语道。

  “嗯,主公这么安排,肯定有其道理。”

  王昌龄微微点头。

  眼下做印刷的庄内人士大大小小已有百人之多,还有大量的白麻纸,至少要准备一天。

  .........

  王昌龄猜得没错,这正是李默的安排。

  汝阳县,

  县衙,李默坐在内堂,依旧在盘算,周雨柔早已休息。

  作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人,虽然不是专业搞经济的但听得多了不能理解精髓也能模仿几成。

  汝阳县眼下百废待兴,什么都缺。

  即便是给那些老百姓每人分发二两银子,已经穷惯了的他们也不会立刻就拿出来买东西。

  唯有让整个县城的水流起来,百姓才有信心。

  而这水的关键就在商贾。

  为什么县城中午的时候才会有点人气,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做蚕丝生意的商贾会出来活动,百姓们见到有银子可赚也会出来。

  可汝阳县内并无其它大生意也无其它能卖的东西,

  想来想去,李默便想到了书社的生意。

  别看自从封神演义和白蛇传上线后,每天出货的抄本已经达到了七千多,宣阳纸坊靠这个赚得盆满钵满。

  若是将书社生意全部搬到汝阳,

  不但可以给汝阳带来一批新的商人,还能变相地带动汝阳的内需。

  “不过想要靠书社的生意给汝阳注入活水,那就不能再让宣阳纸坊一家独大,抄本生意必须给其他商贾放开,而且印书所需的白麻纸也得自己来造。”

  反正现在的宣阳纸坊已经换了主人,谁知道李家五王在背后打什么主意,

  趁机甩开他们再好不过。

  至于造纸?

  脑子里面装了不知道多少种造纸的办法,前面没有碰一来是云天庄的地方太小,二来需要的人工也不少。

  但这些,在汝阳县都不是问题。

  汝阳县要地方有地方,要人有人。

  思定后,李默这才给园田庄那边传了信。

  此刻,他的面前还摆着一张地图。

  “府邸,到底要建在什么地方?城内还是城外?”

  除了汝阳县的事情,府邸的事也没办法再拖延。

  一直住在县衙之内,行事多有不便,可汝阳县就那么大点地方,更是无人出售房产。

  张员外府邸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太晦气,故而只能重建。

  “罢了,府邸的事情待明天再和两位先生合计一番,毕竟整个县城都要重建,届时一起规划也好。”

  良久,李默终是没能做出决定,

  自语了一句,熄了灯,这才上了床。

  .......

  一夜再无话,

  翌日,朝阳升起,汝阳县迎来了新的一天。

  自从张员外被收拾后,汝阳县的百姓似乎对生活多了几分信心,大清早已有百姓上街开始活动不再似之前那般冷清。

  行人你来我往,聊的大都是张员外的事,

  尤其是那些穷苦百姓,对李默的推崇已经快达到巅峰。

  在他们眼中,李默才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父母官,以后谁要是敢说他们的父母官不好,这些百姓肯定会第一时间冲上去。

  不过快到午时的时候,县衙内传出了一道消息,让前来做生意的商贾们也忍不住议论了起来,

  悦来客栈,

  几名商贾正在闲聊。

  “消息属实吗?”

  有商贾满脸意动。

  “属实,县衙放出的肯定没错。”

  “可那抄本生意是义薄楼和宣阳纸坊一家在合作,县令大人他能做主?”

  一位商贾还是有些不信。

  身为商贾,一通百通,虽然他们做的是蚕丝生意但随着抄本的爆火,宣阳纸坊的生意已经被传成了传说。

  数百本的抄本就能赚到一车蚕丝的利润,怎能不眼红?

  不过,好多商贾眼馋但苦于无路,只能在一旁说些风凉话。

  现在突然传出消息说不久之后县衙那边会给商贾低价售卖义薄楼抄本,怎能不惊讶?

  “当然,我们的这位县令大人出身可不简单,他之前本就在义薄楼之中做事,义薄楼的那些畅销抄本都是出自他之手,现在他到了汝阳,义薄楼将生意也搬到汝阳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想不到为什么义薄楼突然会舍弃宣阳纸坊。

  他们之前的合作可是不错。”

  有商贾摸了摸胡须,分析道。

  义薄楼在江湖上强势,宣阳纸坊也跟着沾了不少好处。

  不少人都以为宣阳纸坊和义薄楼之间还有其他关系,不然怎么可能将这么赚钱的一个生意交给宣阳?

  “那谁知道,不过....汝阳县衙这边真的开始售卖抄本,老夫肯定会做抄本的生意,蚕丝生意才能赚几个钱。”

  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一位商贾说道。

  其实别看他们每年辛辛苦苦的来犯汝阳,实际上并没有赚到太多的钱,

  大部分的利润都被那汝阳第一惹不起柯大老板给赚走,他们只是喝了点肉汤,即便这样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那些山匪抢蚕丝。

  抄本就不一样,

  那些山匪抢了也没用。

  “这倒是,我们赚我们的银子就行,义薄楼和宣阳纸坊发生了什么与我等何干?对了,那县衙那边没说什么时候开始售卖抄本?”

  “县衙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最迟十天。”

  “好,那就等十天,正好这次的蚕丝刚刚出手,手里有现银。”

  有商贾眼中精芒连闪。

  顺道的事情,先试试水,若是成了以后就是双赢。

  “有道理,那老夫也等等。”

  ........

  另一边,县衙,后院,

  李默正听着黎哲的禀报,昨夜商议后黎哲先一步去了西口的那处山寨打听消息,已经折返。

  “主公,那山寨地势险要,山匪有一千两百多人,想要强攻怕是不易!”

  顿了顿,黎哲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