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六章:各部心思

首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各部心思

  且说那钟星灿所部一万七千人被彻底击溃后,成建制的大军也只剩下了三千先锋军,而这三千的先锋军也是翌日接近晌午才得到的消息。几名亲卫还算是头脑清醒,一夜向东狂奔,这才找到了先锋军。

  不过这三千的先锋军也算是还有些脑子,并没有打算去为其所谓的主将报仇。而是全体皆默不作声地随便找了一处地方继续藏匿,也不再嚷嚷着要进攻沧州,连自己之前的大营南皮县城也不再敢回去了。

  再说朱凌这边也算是获得了一场大胜,但也只是之前计划安排的如此。当夜清点人数战损,便得知范弦超所部竟一夜损失接近两百人!如此大额的损失令朱凌心疼不已,本就将这关宁骑兵当作宝贝一样的捧在手里。

  如今仅是一场夜袭就损失如此多人。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范弦超临时做出的英勇决定,只怕这次他们依旧要面临这两万闯军的威胁。

  事后打扫战场,仅有从沧洲城带出的一千步卒在收拾战场。但与其说收拾战场不如说在更新自己的甲胄配备,因这一股闯军大部分的武器装备皆是劫掠明军所得。因此,从战场上也能捡到不少完好的甲胄刀剑。

  而关宁军则是担任着警戒的任务,另外范弦超和司马敬如等人也在埋葬昨夜战死的关宁军的兄弟们,之后简单举行了一个招魂的仪式后,大军便再次开拔了。

  这次大军直接朝兖州府进发,中途不再停留。一是怕暴漏行踪,留下痕迹被高一功率军追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早些到达兖州府,毕竟之前便命令鲁王朱以海献出家财一事不太现实,也怕被人劫掠,因此也是速度也是比较快。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前几日才是四月初,今日已是四月接近中旬。这个时候,盘踞于西南一带的张献忠此刻也正式大举进军四川,不过此刻其仍然被滞留在万县长达三个月的时间,知道六月才继续前进。

  其大西军六月才攻克了重庆,因此如果朝廷反应的够快,能够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防线来,张献忠也许会受到极大阻碍,甚至放弃进军四川。但目前的形势却仍然处于一片战争迷雾,朱凌所率七千人不分昼夜向着兖州府前进。

  得到宣召的史可法朱大典等人率三千军队马不停蹄地北上,希望早日面见陛下;而刘泽清则怕崇祯,也就是朱凌。对其清算,也派出大军前往接应,打算示好以换得生存的机会。再者,左良玉依旧驻守在武昌,未有任何动静。

  若说大明最有实力的总兵,那自然便是左良玉莫属了。早在崇祯十六年他便号称所部有三十万大军,但朝廷所配备编制才不过两万五千。因此他便在当地大肆劫掠,建造战船,一旦有任何动静便立即乘船东逃。

  再说黄得功,高杰与刘良佐三人,虽然史书记载三人之中唯有刘良佐投降了清廷,但以目前来说高杰也是个心狠手辣,欺压百姓的人。若不是昔日史可法亲自对其晓以大义劝说于他,使他真正成了朝廷栋梁,否则也说不定仍然是个明朝的军阀罢了。

  黄得功虽然仍然有心为朝廷建功立业,剿灭闯贼。但奈何自己的部下却不愿为朝廷继续效力,他们纷纷觉得,朝廷屡次欠饷不发,甚至受到排挤。一旦有了战事,却是只许胜不许败,这样下来他们暂且不说压力,光是全军上下的怨恨便冲天了。

  几人在得知京师并未沦陷,且陛下已经率朝廷百官南巡之事后,更是忧喜参半。担忧的自然是怕陛下会清算他们迟迟未进军勤王一事,喜的则是这大明朝似乎还有些希望存在,日后若是能杀敌立功,仍有希望。

  但几人却是各怀心思,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唯一的举动便是接连派出无数探子想要清楚陛下到了哪里,打算做什么。当然以他们几人的眼光,也仅是于此了。

  ……

  “伯爷,陛下估计要去应天府,而现在我大明的南边还有几十万军队。我们得尽快向应天府上奏表明我们的忠心,否则一旦陛下再次受封百官,统领南军,我们的处境可就危险了。”此时,刘良佐大营之中,其盘坐于正座之上,两边立着几位将领。

  “陛下能不能到应天府,我们还不知道呢。再者,咱们一路上几乎是烧杀劫掠,杀的贼寇还不如杀的百姓多呢,以陛下的性子,咱们派人过去,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刘良佐一副恨恨的样子,他是知道自家陛下的性格的,在大臣面前显得极为爱民。

  “伯爷忘了一点,现在我军已有十万大军,而黄得功部,高杰部也几乎是十万兵左右,而一直驻扎在武昌的左良玉更是号称有四十万大军。说实话,朝廷若是真的想剿灭贼寇,北上收复故土,那么我等便是唯一的选择。”一名白衣谋士缓缓走出,拱手朝上说道。

  “你的意思是朝廷需要我们,不敢对我们怎么样?”闻言,这番话倒是令刘良佐醒悟过来。说是朝廷还有南军接近百万,但真正成建制的十万以上的大军也只有他们几人,而黄左高等人的秉性与他相差无几。

  若是陛下想要清算自己的罪过,那几人自然也会警惕起来,甚至直接防备应天府。他突然笑了,事实便是如此,若是陛下敢这样做,那便是自绝生路。不说大明疆土能否被收复,怕是南边侥幸生存下来的朝廷会再次覆亡。

  黄得功与高杰这边的想法也皆是如此,都是在静观其变。其中黄得功怎得还是有些忠心的,虽然暂时并未北上勤王,但还是在约束部下,不许纵兵抢劫,其次也在积极打探陛下的动静。若是有可能,他还是想向陛下请罪。

  现在众人唯一关心的便是,陛下会怎么对待他们?

  沧州

  城外,十万大军一眼望不到头,这般声势几乎成了那种遮天蔽日的景象。不只是平地,便是稍稍高一些的小山也站满了无数的步卒,纪律严明,虽人数众多,但未见有任何不轨之举。

  “将军,沧州城除了几日前被斩首的一些贪官污吏和一些留守的老弱病残,没什么人了。”郭升快马行至高一功身边,对其恭敬说道。

  此时赶了些许路途的高一功已满脸沧桑,因之前的接连失利让他的内心憋屈了许久,根本无心打理面容。望着前些日子崇祯进驻的沧州,他许久才问道:“官府的库银呢?还剩下多少?”

  “将军,末将命人看了,都被那崇祯拿走了,一文不剩。末将又问了里面的官吏,说是他们之前的知州也被杀了,说是因为打算投降于我们,却不料直接撞在了崇祯的队伍上,最后落得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斩首了。”

  闻得此言,高一功不禁笑了出声:“虽然此人比较愚蠢,但也是忠心于我大顺的,去派人把其尸首找出来,重新挑个好日子风光大葬,给其家人一些银子抚慰。也算是安定这沧州的民心了。”

  “遵命!”

  一旁的几名将领颔首称是。

  “对了,那钟星灿哪里去了?大军一路上也没见他们的踪迹。”突然想到之前自己还派遣了钟星灿来这里,但是走了几日也没见那两万大军的影子。

  众人听了也是面面相觑,不敢出声回答。之前将军就因为接连战败因此而情绪急躁,这次若是再这般岂不是找骂?因此,一干将领也直接就当作自己不知道,沉默以对。

  “迅速命各部接管周边州县,安稳民心,派大军进驻。还是按照之前一样,让那些当地的富商地主拿出银子来,方能保命,若不想丢了性命的,必须拿出一半家产支援我大顺,否则全家斩首!大军走了这么些日子,怎得也该吃吃喝喝了。”

  下一刻,高一功又表现出其心狠手辣的一面,颇显果断。身后众将领也立即低头答应,皆俯首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