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五十一章崇祯下头男

首页
  第九百五十一章崇祯下头男

  

  对于言官的话,杨嗣昌毫不在意。

  大不了挑几个给扔到吴国俊那里去,相信他能处理的好。

  杨嗣昌再次上疏批评言官们只负责言,很少考虑兵部的艰难处境,对于陛下让人细酌,感到不足让他们闭嘴。

  故而希望皇帝亲口允诺,边臣方敢放心行事。

  因为按照杨嗣昌对崇祯的了解,一旦风口转变,这些按照皇帝意思做事的边臣,皆会被责罚。

  属实是里外不讨好的行为,今后还还敢尽心做事?

  其余流寇皆是不足为虑,张献忠等人必定不敢立即造反。

  那大明只需要全力对付贺今朝。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0253.html">奶爸的明星生涯全文阅读chr(60)/a>

  别看贺今朝快要占据三省之地,但山陕连年闹灾,否则贺今朝也不会快速出击攻略四川。

  只要给他三年之间,北方无战事,杨嗣昌有把握能够三年平定锤匪。

  相比于因为大明朝廷因为贺今朝突然在四川获得大胜,他们开始主张对清议和的之前。

  皇太极就已经领兵威胁蒙古,开始为自己忠实的盟友科尔沁找场子。

  一方面也有帮助卢象升解决麻烦,给贺今朝暗地里使绊子的情况。

  卢象升才得以有机会与蒙古人约定大战日期。

  但是乞炭这个蒙古首领不敢轻易与明军交战,又收到清军入侵蒙古的消息,果断撤退。

  皇太极派遣谍子得知,卢象升担任宣大总督后,积极屯田,且一改过去封疆大吏清道的规矩,常常微服私访。

  还从基层士卒嘴里获悉真实的边防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根本就不相信底下官员书面上送来的消息。

  其实卢象升也打着想要分化蒙古人,从而试图利用他们牵制贺今朝、以及满清等等。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0409.html">眼泪成了往事的妆全文阅读chr(60)/a>

  皇太极得知大明能臣担任宣大总督,又有如此多的行动。

  宁完我等人皆是认为卢象升驻此地,就是为了全力遏制贺今朝,避免他去大明京师跟回家一样来去自如。

  皇太极出兵蒙古,一个是因为想要趁着贺今朝南下攻打四川,兵力空虚的时机,他去掳掠蒙古大汗。

  同时想法子攻打素巴第,他不仅与准噶尔台吉关系好,还与贺今朝勾搭上了。

  但是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却与固始汗关系好,出兵帮助他击溃林丹汗的盟友,也就是贺今朝的盟友。

  如今他们在青海四川地界交战,进攻康区。

  总之当林丹汗死了之后,西北地区的蒙古人乱成了一锅粥。

  贺今朝也只是控制了漠南蒙古,至于漠北的是敌是友错综复杂。

  即我盟友的盟友是我的敌人。

  就算准格尔首领帮助固始汗,可为了不让沙俄从雅梅什湖取得食盐,他一直都在领兵与沙俄作战。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0455.html">破戒Ⅱ全文阅读chr(60)/a>

  现在他又通过素巴第从贺今朝处购买武器。

  党守素得到消息后,便立即给贺今朝写信询问能不能卖。

  贺今朝在四川作战的时候,便批复可以卖给他们些许鲁密铳大将军炮之类的。

  ….让他们先与沙俄对轰去吧,形成对中原火炮的固有印象。

  沙皇俄国自1581年越过乌拉尔山东进,迅速占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

  并朔河而上,侵犯黑龙江流域、喀尔喀蒙古及卫拉特蒙古地区。

  故而现在素巴第在等着锤匪和他们交易一批武器。

  皇太极得知消息后,便赶路想弄死素巴第。

  同时贺今朝大军外出征陕征川,能打仗的都带出去了。

  趁机在漠北蒙古人面前大杀四方,不仅仅让漠南蒙古人感到恐惧,还可以进一步灭杀贺今朝在蒙古人的威望。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1201.html">剑皇在都市全文阅读chr(60)/a>

  总之,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算贺今朝通过蒙古人得知消息后,他可能领兵赶回来吗?

  贺今朝就在川中鏖战,新占据的四川某些地方不要了吗?

  这些地盘,没有几年的时间是消化不掉的。

  尤其是他通过三国演义深知,川路难行,贺今朝走进走出没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是无法回到山陕边境的。

  就算贺今朝得知消息,紧赶慢赶回来,也只能吃自己的屁!

  事情早就办完了,打道回府,那还有个毛用?

  运气不错的话,还能把林丹汗的遗霜们都给抢走呢!

  皇太极目前还不知道贺今朝在四川大胜的消息,只是路过宣府的时候,催促辽东巡抚方一藻,让大明皇帝赶紧回话,我想议和互市。

  绝不能让锤匪贺今朝一人把持互市,导致投靠他麾下的商人想要走私都没得银子赚,也不利于他进一步发展谍报。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1508.html">古穿今之学霸带我飞全文阅读chr(60)/a>

  方一藻巡抚辽东,目前本地推出的头子吴三桂自然是拜入他的门下。

  吴三桂又与其子方光琛“缔盟为忘形交”,此人善游谈,常常自比管仲、诸葛亮自比。

  待到他爹方一藻去世后,便入了吴三桂的幕府,并在吴三桂准备造反的时候给以了肯定。

  待到昆明被清军攻破,方光琛大骂清国亲王,与他两个儿子被凌迟处死,九个儿子死了八个,剩下一个一直被康熙通缉。

  可此时方一藻却是主和一派,并且希望朝廷以隆庆年间俺答封供的故事,达到议和。

  但是廷臣都晓得了此事幕后的策划者是杨嗣昌,方一藻的说辞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

  什么他娘的锤匪贺今朝要占据整个四川的事情,先放一放。

  与大明的面子相比较,根本就不重要!

  四川爱咋咋收尾,反正该背锅的人已经派去锦衣卫了,然后再让陈之奇担任四川巡抚就地处置,就可以了。

  但大明与清狗鞑子议和这件事,咱大明的官,从这跳下去,撞在柱子上死谏,也绝不能答应!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1379.html">唐白传全文阅读chr(60)/a>

  就算是权宜之计,咱也丢不起这个脸。

  大明的脸面最重要,我等当官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大明的脸!

  要是这张引以为傲的脸都没了,咱们与那关外的狗鞑子、作乱的宵小流寇有什么区别?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脸都没了,那还活个屁啊!

  当然这是文官们的需要大明脸面的时候,他们要极力维护。

  当他们不需要维护大明脸面以及良心的时候,背地里早就不知道往自家搂了多少好处!

  现在别看大明内忧外患的,可就得要这个脸!

  就连杨嗣昌的老手下,兵部郎中连上两道奏疏抨击他。

  极力主战,反对议和!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1780.html">求你,爱我一次全文阅读chr(60)/a>

  我大明绝不可能议和。

  打!

  就跟清狗死磕到底!

  你问我怎么跟清狗打?

  有什么解决办法?

  那你算是问错人了,我不管那个!

  我只负责维护大明的脸面,其余的不知道。

  崇祯对于这些“名声”、“脸面”之类的极为看重。

  所以现在群情激奋之下,他又有些摇摆不定,说什么朕从来没有说过与狗鞑子议和之事。

  杨嗣昌自然不惧与人对线,他本就是聪慧之人,熟读各种书籍,引经据典,可不比这些人差。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4166.html">绝色美女的贴身妖孽全文阅读chr(60)/a>

  “陛下,中原群盗不平,御边终无良策,而御边于藩篱之外,虽款尤为胜算。

  御之于门庭之内,即使百战百胜,尽数危机。

  今日言战言守者满庭皆是,谁敢负责?

  真到了清军叩边的那个时候,怕是满庭之人早就闭嘴退避了。”

  为了加强崇祯的信心,杨嗣昌又给举了例子:

  “前年清军进入内地,锤匪在侧掳掠,那个时候焦劳者唯有陛下,死者只有张凤翼。

  边锋深入,生灵涂炭,大家都冷眼旁观,谁敢像今日这般勇勐之人,站出来我瞧瞧?”

  对于杨嗣昌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事,众人纷纷甩衣袖表达自己的愤怒。

  这个时候他们就选择不要脸了,只要我不搭理你,我就还有脸。

  所以在大明官员的思维上,脸面这个东西是薛定谔的。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0935.html">新北洋水师全文阅读chr(60)/a>

  “如果朝廷每策划一事,局外人怀疑,局内人也怀疑,那还能有什么成功的希望呢?”

  杨嗣昌环顾四周,皆是无人回答他的问题。

  尽管杨嗣昌所提的都是现实问题,可朝臣们依旧不买账。

  别以为你伶牙俐齿说的好,可就算说破大天去,你也别想做出有损我大明脸面的事!

  议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清军没有破坏边墙,进入大明境内掳掠的时候,他们都是铁血主战派。

  可一旦清军真的来了,他们又变成了鹌鹑逃避派。

  灵活的道德底线已经脸面话术,被灵活的他们所掌握。

  崇祯倒是对杨嗣昌的解释很满意。

  所以当他提名杨嗣昌与程国祥、蔡国用、薛国观、方逢年、范复粹等人一起进入内阁时,反对的浪潮是一声高过一声。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8387.html">末日隋唐演义全文阅读chr(60)/a>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声名显赫的儒臣、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的反对。

  ….表面上他反对杨嗣昌“夺情”(有丧事在身,得守孝三年,杨鹤的继妻亡),不应入阁。

  其实就是反对他的议和主张,堂堂大明的兵部尚书对于外族竟然如此软弱。

  那我大明岂不是会成为下一个宋朝,进而发展成为南宋,与清狗划江而治?

  这种丧权辱国的事,决不允许在大明发生。

  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从抨击夺情入阁,到他并非是人才。

  从他任职二年来宣扬十张网的计策,至今也没有成效,贺今朝的实力越来越强。

  足以见识他的才智一般,这种人如何能担任大明的兵部尚书?

  建虏必不可款,款必不能成,成必不可久。

  就算建虏接受了款待,宁锦遵蓟宣大之师,哪一个可以裁撤?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6659.html">跳动的弹壳全文阅读chr(60)/a>

  款待建虏之后,便可撤兵西北讨伐锤匪,当真是没脑子的办法。

  两派的对立剑拔弩张,甚至隐约有动手的迹象。

  崇祯不能在当和事老了,也没法继续沉默下去。

  他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参加者除了按照惯例参席的内阁五府六部以及各个有关部门之外,还特地招来了黄道周。

  杨嗣昌因为遭到弹劾,故而避嫌不出席,但是崇祯就是给他镇场子来的,命太监去催,直到中午才赶来。

  人齐之后,崇祯身着常服坐在门内,内阁成员接连行礼。

  崇祯也不理会黄道周,只是叫各部尚书汇报工作,待到事了,叫黄道周出列跪下。

  朱由检说了理学理念话锋一转,你连上三道奏疏偏偏是在朕点完内阁成员之后,你才上奏疏,是不是因为没入阁的缘故。

  黄道周是赫赫有名的理学巨子,专讲天理人欲,崇祯就以子之茅攻子之盾,批评他上奏书的动机不纯。

  毕竟这么多年,崇祯的学问也不是白学的,亲自下场跟理学巨子掰扯。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1175.html">这般女子不一般全文阅读chr(60)/a>

  此次入阁名单当中本来有黄道周,可崇祯认为此人虽然学问很好,但是性情偏执,不能胜任救时宰相,故而未曾点用。

  所以崇祯觉得黄道周是因这个原因,才连上三奏疏反对杨嗣昌。

  作为一个理学巨子自是有着自己的骄傲,并不在乎这点名利,只是凭借的回答说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就是认为杨嗣昌不可能成功。

  “你为什么不早点上奏?”

  黄道周便开口解释道:“当初本想上奏疏,但是同乡御史林兰友、科臣何楷皆有奏疏,恐涉嫌疑。”

  这二人指责杨嗣昌忠孝两亏,反对议和。

  听到这话,崇祯面色如常,可心里就不得劲了。

  好你一个黄道周,竟然不自觉的就暴露了。

  他上疏前还与亲近之人相互呼应,想要结党在朝廷当真掀起风浪,一块弹劾!

  至于恐涉嫌疑的话,简直就是欲盖弥彰!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82685.html">骑砍之卡拉迪亚征战全文阅读chr(60)/a>

  崇祯最恨的就是有人背着他在朝中结党营私,他们是不是想要成为下一个阉党或者东林党啊!

  “如今你就没有嫌疑吗?”

  听到崇祯澹澹的询问,黄道周脸色一变,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的好友给卖了。

  好在他是理学巨子,在不利面前,脸皮算得什么?

  黄道周当即开始顾左右言它,在众人面前大谈儒家的伦理纲常,不敢接崇祯的话茬。

  谁都清楚当今陛下最忌讳有人暗中结党。

  陛下,咱先抛开事实不谈,行不行?

  你一个当皇帝的,这么纠缠底下大臣,有意思没意思啊?

  你会不会当皇帝啊!

  我都给你个台阶下了,你就不能给我一个?chr(60)aclass="watermark"href="http://www.hotbk8.net/book/173116.html">何不醉酒思华年全文阅读chr(60)/a>

  难不成当臣子的就不需要面子了吗?

  一点当皇帝的魄力都没有,总是纠缠琐事,真下头。

  杨嗣昌见皇帝为了他的事,在大庭广众之下与黄道周辩论伦理纲常,内心十分感动。

  可陛下的策略不对,他一个理学巨子,咱能跟他辩驳理学吗?

  那不就是落入了他的节奏当中。

  杨嗣昌当即出列跪奏:“陛下,臣也有话要说。”

  .

  秋来2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