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寨变化

首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寨变化

  在古代,猪肉一直做为贱肉。

  就是因为猪肉腥臊。

  骚指的是一种刺鼻的味道,其实就是氨水的气味。

  公猪若不阉割,因为内分泌的原因,氨水味道很重。

  大家都不愿意吃。

  不过公猪阉割的技术早在商朝就有记载,不是什么特别新奇的东西。

  只要在小猪出生一周左右便将其去势,小猪就会变得性情温顺,也不爱动。

  成长速度也会变快,饲料转化率变高。

  据统计,阉割后的小猪出肉速度比没有阉割过的要高上一倍。

  只是肉大多都是肥肉。

  现在的军士们之前都是贫苦人家,一个月都不见得吃一次肉。

  现在天天有肉,谁还在乎肥瘦呢?

  甚至有不少人都觉得肥油比瘦肉好吃的多。

  而且我国本地的猪种性成熟比较早,免得它们情不自禁,近亲结婚。

  一般一栏里只留一只种猪。

  其他的全部骟掉。

  腥指的则是猪肉涤虫病。

  很多时候因为肉猪感染了猪肉涤虫,古代有些地方又有生食肉类的习惯。

  这就导致了感染患病。

  时间一长,百姓就觉得吃猪肉会得病,于是吃的人就越来越少。

  宋朝基本是以羊肉为主,猪肉很少吃。

  不过只要做好防病工作,做的时候做熟。

  只吃阉割过的公猪。

  在没有激素催熟的古代,猪肉还是很香的。

  武松点头道:“原来如此。”

  陆阳接着说:“第五条,不得强买强卖。

  “第六条,不得无故滋事。”

  “第七条,不得借物不还。”

  “第八条,不得损坏公私财物,违者照价赔偿。”

  武松点头说:“都合情合理。”

  “第九条,不得打骂军士,这一条不只是针对军官,也针对那些脾气暴的军士。”

  “第十条,不得损坏庄稼。”

  “第十一条,不得**妇女。”

  “第十二条,不得虐待俘虏。”

  武松听罢感叹道:“若真能按此军规约束,那真是一支仁义之师啊!”

  “现在山上人少,也好约束。等将来人多了,我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帮我看顾下属。二郎,你可愿意帮我。”

  武松抱拳道:“原为哥哥效力。”

  陆阳笑着扶起了武松:“好好好,二郎由此心,我深感欣慰。林教头过来了,咱们先去跟他打个招呼吧。”

  林冲迎上来,抱着枪拱手道:“寨主来视察操练情况吗?这不是武松兄弟吗?你也上了梁山!。”

  林冲和陆阳史进是结义兄弟,而且以林冲为长。

  这早就不是秘密了。

  不过林冲为了维护陆阳的威严,在人前还是以寨主称呼陆阳。

  他跟武松也在沧州见过一面,一年多过去了,也很清楚的记着这个威武不凡的汉子。

  “林教头还认得小弟,小弟犯下重罪,只得上山来,谋求栖身之处。”

  林冲眉眼带喜,嘴角含笑。

  自打他上山以来,处处被王伦针对。

  虽然能避过官府的追剿,但却丝毫不觉得快活。

  现在陆阳当了寨主,又带来了如此多英雄好汉。

  大家意气相投,同心戮力,作一番大事。

  严格军规的施行,也让山寨的风气顿时大变。

  林冲甚至找回了当初在东京进军当教头的感觉。

  “既然上了山,那咱们就是自家兄弟,以后有什么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便帮,不能帮的还有寨主。”

  武松笑道:“那小弟便记住了,以后有了事,哥哥可千万别不认人啊!”

  “哈哈哈,那怎么会。”

  陆阳见两人相谈甚欢一时间也不忍打扰。

  直到一刻钟后。

  林冲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还在练兵,连忙告罪,回到自己的岗位。

  “咱们再去别处看看吧。”

  两人向后山转悠着,隐隐从远处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前面是本寨的铁匠铺,大匠是我同乡好友,唤作金钱豹子汤隆。”

  两人进到铺子里来,只见数十个肌肉爆炸的壮汉站在火炉和风箱旁边。

  有的挥锤击打铁砧上的胚子,有的往火炉里面添加木炭,鼓风吹气。

  人群中间一个大汉,浑身烫伤疤痕,好像一枚枚铜钱。

  正是金钱豹子汤隆。

  他看自己对面的那个学徒节奏乱了,当场便出言斥责:“你他娘的怎么这么笨啊,老子教了你几个月了,打个刀都能打歪来。”

  “哈哈哈哈,汤大哥不要为难他了,到是我来了,影响你们工作。”

  汤隆见是陆阳,也是开心的放下手里的铁锤,将手擦干净。

  “寨主怎么想起来到我这来了。”

  陆阳道:“啊,山寨新来了一个兄弟,我带他四处转转认认人。”

  汤隆这才发觉陆阳身后的武松。

  “这位兄弟身材魁梧,一看就有把子好力气,是块打铁的料子。”

  武松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陆阳说道:“武松兄弟可不只能打铁,还能打虎啊!”

  汤隆闻言大惊。

  “兄弟就是景阳岗上的打虎好汉。”

  武松拱手。

  “正是小弟。”

  “早听闻武松兄弟大名,今天竟然成了自家兄弟,真是太好了。”

  陆阳问道:“汤大哥这里可还有好铁,给武松兄弟打一把趁手的家伙。”

  汤隆摆手道:“没说的,好铁有的是。看武松兄弟喜欢什么兵器,我给你打一把。”

  武松挠了挠头,他最厉害的是拳脚,兵器一般用的就是刀棒。

  不过水平都不高。

  棒子随便找就是。

  “那就请哥哥帮我打一把宝刀吧。”

  陆阳突然想起来,在原本的世界里,武松继承了广惠大师的雪花镔铁刀,那是成对的戒刀。

  “兄弟,一把使着多不痛快,不如就打一对如何?”

  武松笑道:“只怕汤隆哥哥觉得麻烦。”

  汤隆说:“不麻烦,灌刚法打刀快得很。”

  后面两人又去了弓箭靶场。

  庞万春正和小妹各带了一百个弓箭手分开训练。

  山寨有奖惩制度。

  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会进行一次比武。

  优胜者有赏,不合格的陆阳也不罚他们,而是罚带他们的各位头领。

  头领们受了气,回去以后就加倍的操练这些不合格的军士。

  弓箭手们一开始都想去庞秋霞麾下。

  结果两次比武之后,他们才知道庞万春的好。

  庞万春看小妹麾下的军士每次比武都落败,也想着照顾一番。

  两队便合在一起训练。

  梁山上弓箭缺乏。

  就算带上之前从济州官军手中缴获的弓。

  其实也就只有一百把。

  剩下的一百人,用的是单体长弓。

  中国弓箭的发展在宋朝是个转折。

  唐朝军队中,复合弓与单体弓并存。

  但是宋朝财大气粗,直接放弃了成本低廉,制造速度更快的单体弓,全军采用复合弓。

  复合弓制造需要的材料颇多。

  需要干,角,筋,胶,丝,漆等六种材料。

  一把好的复合弓,从开始制作,到装备部队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梁山没有这么多时间。

  于是不得不采用单体弓。

  不是说单体弓就不好。

  英国在攻打威尔士的时候就吃到了威尔士长弓的苦头。

  随后就将自己部队里面的复合弓抛弃,全面改换单体长弓。

  威尔士长弓就是单体弓。

  英格兰人将其加以改进,随后便有了英格兰长弓。

  英国凭借着数量庞大,训练有素的长弓手,多次以少胜多,大败以重骑兵著称的法兰西。

  甚至到了火枪称霸的时代,英国长弓手也有一战之力。

  只是同磅数下,复合弓的效率却是强于单体弓。

  陆阳打算训练两种不同的弓箭手。

  角弓手主要训练精准射击,以后装备大威力的长梢弓,在中近距离精准狙杀敌人。

  而长弓手便练习远距离抛射,用大规模的箭雨掩护地面部队的进攻。

  也不是说他们就不练习对方的科目,只是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