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三章 海上贸易

首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海上贸易

  陆阳把手里的纸条交给了周围几人。

  “都看看吧,这是阳谷县分行传回来的消息。”

  焦挺拿到手里,翻来覆去,皱着眉头,挠了挠脑袋。

  王猛问道:“怎么,纸上有问题吗?”

  焦挺呵呵笑道:“不是,我不识字。”

  众人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来。

  焦挺没好气的道:“都笑什么,在场的除了官人和王教授,有几个识字的。”

  王猛接过了纸条:“我给大家念念吧,近有清河县武松,赤手空拳打死景阳冈上猛虎,县令因其勇武爱才,留任阳谷县步兵都头。”

  马伯道:“这信中说的武松,不就是前些天来鱼行找官人的那个武二郎吗?官人当时说他有生撕虎豹之威能,没成想一语成真啊。”

  焦挺一听这个,不但没有沮丧,反而因为自己能跟打虎英雄过招而高兴。

  他跑过来跟陆阳说道:“官人,你能不能帮俺求求情,让您那兄弟收我为徒啊。”

  陆阳笑道:“你要是真有心学艺,我帮你一把又有何妨,只是武二兄弟现在在公门当差,恐怕没什么时间指点你。”

  时间又过了几天,返回辽国的公孙胜终于带回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那位大海盗翻海龙郑泽已经答应了陆阳的贸易要求。

  只是他还有一个附加的条件。

  公孙胜跟他谈起陆阳的时候,为了彰显陆阳的实力,提到他现在掌控了整个山东的私盐买卖。

  郑泽知道高丽和扶桑都缺盐,就想让陆阳用一部分盐来代替货款。

  这也正中陆阳下怀。

  双方约定由郑泽麾下的船只将货物送到济水在渤海的入海口,然后换乘陆阳麾下的货船走水路直达梁山泊石碣湖,只是需要陆阳提前打通关系。

  石碣镇外的工业区又新建了两座工坊,一个是纺织厂,一个是漂染厂。

  现在棉花还没有大面积的普及,只在陕西,云南处有大量种植。

  陆阳的老家延安府刚好在陕西,他在那边见过大量的棉花,可是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却还在用木棉。

  事物的传播需要媒介和时间。

  棉花在全国铺开已经是南宋末年的事了。

  正好可以打一个时间差,整点快钱。

  前不久陆阳命人种的棉花已经全面成熟。

  规模不大,只有不到五十亩。

  不过陆阳第一年就只是打算做个试点,如果可行,明年再全面铺开。

  他现在正在工业区巡视工人们的工作状况,张三在旁陪同。

  过街老鼠早已经适应了自己现在的身份,举手投足之间还真有几分领导的做派。

  他先领着陆阳到了纺织厂。

  此处是由混凝土砌成的外墙,加上了梁瓦式的房顶。

  “官人这边请,这里是的工人都是从本村请来的健壮妇人,按照官人的吩咐,每天工作四个时辰,一个月一两四钱银子。”

  现在大部分的成年男性一个月都挣不了一两,一两四钱已经是很高了。

  当初工坊招人的时候,报名的都能排出去二里地。

  最后陆阳吩咐了,先紧着本村的招,手巧的优先。

  这才散去了大部分。

  陆阳看着她们工作的样子,不由得点了点头。

  喧闹的房间里放置着十几台纺织机,也许相比起后世的纺织机是有些落后,但陆阳对于机械是一窍不通,没法给出修改意见。

  张三去旁边的库房里扯出了一匹刚织好的棉布。

  “官人,这棉布虽然不如丝绸顺滑,但也比麻布舒服得多了。要是能大量生产,说不定真能赚大钱。”

  “这世上大部分人都买不起丝绸,我们几个人在遇到官人之前,别说是丝绸了,麻布衣裳都只有一套。”

  “能有如今的日子,全靠官人照顾。”

  陆阳笑道:“行了,你能安安分分工作,不要辜负了我大哥的一片赤诚之心,我就很满足了。”

  一提到鲁智深,张三顿时有些黯然。

  “师傅他老人家做的都是好事,怎么会被逼到落草为寇的下场,还有林教头那么好的人,谁也不想得罪,竟然也是如此。咱们到底错在哪了?”

  陆阳拍了拍张三的肩膀:“错的不是我们,是这个世道。要想让天下间像我们一样,只想安安分分过好日子的人不再受苦,就得把这污浊的世道给翻过来。”

  张三不懂这些,只是说道:“官人要做什么,小人也不懂,只是到时候,千万别忘了带上小人一起。”

  叮!

  您已成功招募到一名好汉:过街老鼠张三,获得声望50点。

  现有声望2250点。

  汴京城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经过了鲁智深的点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有勇有谋的真好汉。

  为了兄弟义阉高衙内,也让他脱离了无名之辈的范畴。

  主线任务目标二各小项目已全部完成,请尽快占据梁山。

  时间越来越紧促,离任务结束已经不足五个月了。

  随后二人又查看了其他的房间,确定一切正常之后,陆阳这才返回了鱼行。

  随着陆阳和郑泽之间的生意越做越大,两人的合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高丽的药材,辽国的皮革,东瀛的金银。

  郑泽在宋辽,高丽,东瀛之间来回跑了几趟,发现挣钱的速度比抢钱还快。

  逐渐的他就把海盗船都改成了商船。

  原本的海盗们摇身一变成了商船的护卫。

  陆阳用私盐和棉布还有各种大宋流行的服装去跟郑泽交换所需的原材料。

  筑阳商行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涉及了纺织,制革,药材等多个行业。

  凭借着之前卖酒占据的庞大市场,整个商行的收益至少翻了一番。

  虽然其他项目都只是刚刚起步,加起来也就只是和支柱酒业打了个平手,但架不住发展空间大。

  现在白酒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还有对家跟自己竞争。

  其他的市场自己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无论是价格和品质都能吊打麻布的棉布,还是大辽高丽独有的药材,北方山林里野兽的皮毛。

  最重要的是东瀛开采的优质黄金。

  要是陆阳能卡住这条海上贸易的航线,那金银就会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的涌出来。

  要不是陆阳手里没有能用的人手,他也绝对不会和别人合作干海上贸易的生意。

  这郑泽是个大海盗,就算和公孙胜颇有交情,也难以收为己用。

  还是得赶紧找个信得过又有能力的人,赶紧接替了郑泽。

  陆阳心中早就有了人选,只是那人也是一方豪强,凭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够。

  唯一让他担心的一点,就是有一批人开始在暗中接触自己商行的高层。

  前些天朱武发来消息,说是有一些人在暗中向自己手下各大分行的掌柜开出天价,想从他们手中得到筑阳商行货物来源的消息。

  这还是对方不小心,找到了朱武从少华山带下来的一个心腹那里,此事才得以暴露。

  但掌柜们最多只知道这些货物是从济州阮氏鱼行总部运过来的。

  陆阳办事很小心,筑阳商行,阮氏鱼行,私盐贩卖的队伍,互相之间消息不通。

  谁也不知道对方的货物来源。

  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今天的情况。

  他只能是让朱武小心警惕,尽快查出这帮人的来历,好让自己制定对策。

  陆阳虽然有童贯的支持,但是保不准其他几大奸臣会眼红商行的利润,暗中下手,想挖出自己的货物来源,然后除掉自己。

  对一个商人来说,进货渠道就是立足之本。

  这一点,陆阳绝不会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