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六章 技惊三座!

首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技惊三座!

  “如果真是那样,那可真是后生可畏,看来刚才是我们这些人小瞧他了,这小子的本事,恐怕不比我们这些苦读了许久的士人们差!”

  .....

  台上,唐瑾刚刚写好的一首诗,已经被送到了姜岳三人的跟前。

  三老也是迫不及待的仔细审视。

  只见那宣纸上的内容,正是上次唐瑾在王富贵面前所略有改变的“登高”,改变之后,整首诗后半段陡然起调,让人心潮澎湃。

  三老仅仅只是读了一遍。

  顿时,无论是姜岳还是欧阳如山,还是佟老先生,脸上的表情无不凝滞,神色间满是不可思议。

  “这....”

  “这小子是个神童!”

  “不可思议!仅仅十岁,就能做出如此大作,这就是我们这些老头子,要将其中的韵味和哲思把握到这般程度,也是很难做到的!”

  “尤其是这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简直就是点睛之笔,绝了,当真是绝了!”

  姜岳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而其他两位,则更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乐趣在里面,很显然,这是真正读到了其中的精华所在,而感觉妙不可言。

  就在这时,唐瑾的剩下几篇也都送了上来。

  只见后面的也正是王富贵所交给唐瑾的那几首,一首苏轼的赤壁怀古,一首马致远的秋思,还有一首则是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尤其是那上林赋,洋洋洒洒,几乎有着上千字,其中许多生字,就是连姜岳这等老学究都不一定认得。

  当然,这其中也不都是原文照搬的,唐瑾根据自己的理解,也改变了不少。

  三老同样是急不可耐的全部通读了一遍。

  整整半个小时过后。

  姜岳率先抬起头来,震惊几乎写在脸上,只见他咽了下口水,不可思议的道。

  “此子,此子....恐怕有状元之姿!”

  “无论是这首登高,还是怀古,秋思,亦或者是上林赋,其文辞隽永,风格华丽,感情细腻,哲思深渊,有大千世界的恢弘气势,却也有平平小民的泛泛之思。”

  “绝!真是绝了!”

  与此同时,欧阳如山和佟老先生也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抬头,眼神中震撼无比,尤其是佟先山,即便是通读了好几遍之后,依旧觉得回味无穷。

  佟先山甚至已经痴迷到忘了自己的身份,只是微微起身道。

  “唐....唐小友,你的这几篇作品,堪称绝唱,老夫已经快几十年未曾看到过这样令人吃惊的作品了,不知道小友可否将这几篇大作送给我,待我回家细细研究!”

  这话一出,举座皆惊。

  什么?

  要知道,佟老先生可谓是一向以严苛著称,许多举人的大作,都不一定能入得了他的眼,可如今,一个仅仅十岁的小儿作品,竟能让他如此激动?

  这一边,唐瑾只是微微拱手,依旧是一副君子如水的态度。

  “三老若是喜欢的话,晚辈可以将其誊录三份,分别赠与三位前辈,文辞才华,本来如身外之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前辈喜欢,晚辈也高兴!”

  姜岳点了点头,甚至是有些欣喜。

  只见他赶紧起身道,“唐小友,以你的才华,年岁又尚小,不知道是否愿意成为我的门生?”

  经历过第一次被拒绝之后,姜岳这一次发出邀请的时候十分小心。

  毕竟这个比起刚才那位,与王富贵的关系甚至更近一些,就算是拒绝了他,也没什么脾气。

  不过好在,唐瑾只是与王富贵在空中眼神交接了一下,便点了点头,拱手道。

  “姐夫常跟我说,姜老先生乃是学术巨擘,晚辈才疏学浅,若是能跟着姜老学习,那自然是无限殊荣,晚辈愿意!”

  “好好好!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哈哈哈哈,看来今天我总算是收了一位好学生了,还是有着如此大才,又这般年轻,真是让人喜出望外啊!”

  姜岳连连感叹道。

  闻言,旁边二老也都很是高兴。

  只是对于台下的众人来说,无论是已经上台的,还是没有上台的,无不感到心中一阵堵塞,难以释怀。

  对于那些上台却未通过的人来说,心中羞愧无比。

  想来他们竟然连一个十岁大的娃娃都比不过,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而对于那些没上台的,则更是感到惊心动魄,只要有才,连十岁之人都可以被破格接收,他们能不能上,恐怕就全得靠真才实学了!

  ....

  “可恶!”

  “内幕!这一定有内幕!”

  就在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人,此刻则是气的破口大骂,大喊不公。

  毫无疑问,除了文英等几个桐关三少,还能有谁呢?

  一旁,文天湖也十分无奈的安慰道。

  “英儿,你也不要过于激动,十岁的小娃娃,既然是得到了三老的认可,说明或许真有真才实学!”

  “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待会儿你上去了,也成为了姜老门生中的一位,以后以你的本事,要羞辱他,岂不是轻而易举?”

  闻言,文英虽说心中有些忐忑,但也点了点头。

  下一刻,随着大茶壶点到了“桐关三少”的名字之后,文英等三人无不是神色一震,兴奋的很。

  文天湖也激动的起身,帮自己的儿子理了理衣服,叮嘱道。

  “英儿啊,放心吧,爹该给你打点的,都打点的差不多了,待会儿你只要上去,发挥出你该有的桐关三少的实力即可,至于别的,都不用考虑太多!”

  “嗯嗯,放心吧,爹,我一定会成功的,到时候就让大家伙都开开眼,看清楚,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才子,而不是那十岁的小娃娃!”

  话音落下,便见文英带着另外两少,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起上了台。

  这也是直到现在为止,诗会唯一出现的三人一起上台的例子。

  台下,对于桐关的这些人,听到桐关三少这几个字简直就像是听到了偶像的名字一般,顿时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

  “是桐关三少,是三少!三少可是我们桐关无数才子们心中的信仰,风流潇洒,逍遥自在,又有文采,我记得上次读他们的诗,到现在都还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