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8章 眨眼间十年过去

首页
  第198章 眨眼间十年过去

  

  张建军并没有把袁家跟孙家赶尽杀绝。

  因为他们一旦活着就能牵制其他几家,一旦他们全部倒台了其他几家的人就会奋起反抗,到时候张建军就会变成四打一了,他不可能会把自己推向危险的深渊。

  一个月后,张建军的南阳商贸已经把服装业务扩大到了产能过剩。

  这时,沿街的商铺,以及摆地摊的摊位,出售的东西都是极其廉价的。

  张建军采用了两种策略,看上去比较简单的款式一般用于地摊,好点的都放在商铺里边售卖,价格翻倍。

  这样是为了保护商铺不同于地摊的收入。

  毕竟商铺还要水电费用,人员工资以及其他费用存在。

  他也是为了让大家有所平衡。

  这一天,开了一个月一度的大会。

  会议上,各部门的主管都到了场。

  “现在大家把上个季度的任务完成程度给汇报一下。”张建军在会议上说道。

  先是陆通站了起来,“张总,第三季度的任务超额完成,销售额在6800万,我们的产品卖到脱销,现在就是产能不足,服装这一块倒还可以,其他生活用品还有很大的缺口。”

  “那就继续让杨家才投入采购其他生活用品的厂,增加产能。”张建军道。

  杨家才也汇报了一系列的计划。

  张建军旗下现在是人才济济,员工从原先的四百人已经增加到了六百人。

  已经可以算得上在京城能排的上号的公司了。

  会议结束,张建军已经知道了自己下面的大致数据。

  从今往后,他下面的产业都是数据而已。

  这个季度盈利四千万。

  同时,又大肆的采购开销。

  今年到年底,账上能不能躺着一千万还是另说。

  人就是这样,家大业大,开销大。

  好在张建军现在有签到系统,他能满足自己日常的开销。

  这签到系统每天基本都会有暴击。

  昨天暴击了十倍,前天暴击了百倍。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张建军每天都能签到五十万到百万左右。

  他现在把公司的钱,还有自己的钱都会分的很清楚。

  但是就这点钱往往是不够的。

  他还有很大的梦想没有满足。

  最起码,京城他还不是说了算。

  一年后。

  1982年12月。

  张建军的盈利已经变成了一个亿。

  成为华夏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市长给他颁发荣耀。

  他在这一年已经完全的除掉了京城四大富商家族,让整个京城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对商业的贡献已经达到了几乎能让人大掉眼镜的地步。

  1984年,6月。

  张建军的南阳商贸,正式更名为正阳集团。

  并在黄金滩上市。

  他的账上已经有了十个亿。

  他有了一个称呼。

  京城首富。

  然而,这十个亿,放在产业下面开销也不过两年就开销完毕的事情。

  他还在不断扩张他的商业帝国。

  一转眼,十年过去。

  1994年,9月。

  张建军的正阳集团市值已经突破了千亿。

  账户上的存款最起码是百亿以上。

  他把这些钱,开始逐渐投资京城意外的省市。

  然而,张建军还是那么低调。

  他买了一艘游艇,价值1.6个亿。

  还买了个私人飞机,1.2亿。

  这年头东西少,价格当然昂贵。

  不过,张建军不怕,现在他旗下的产业涉猎,地产,服装,日化,造车,船舶,电器,酒店。

  几乎任何赚钱的行业,正阳集团下面都有涉猎。

  就算没有涉猎,也都在吞并的路上。

  这一年,张建军四十七岁了。

  年近半百。

  但是,他商业帝国扩张的路,还是有许多阻力的。

  就是在快速拉动经济的这些年,他旗下的合作伙伴有个别独立心思的,都出去自立门户。

  市值也都做到了百亿。

  全国企业的巨头市值百亿的有十个,一亿的企业九十多个,但是一千亿的就张建军一个。

  其余都是市值数千万,乃至数百万的中小型公司。

  张建军站在自己亲手盖的38层高楼上,俯瞰这偌大的京城。

  边上的秘书李欣欣站姿笔挺的望着这成功的男人。

  “张董,山溪煤矿那边有个合同要你去签署一下。”秘书提醒道。

  “这种事,我不想去了,叫杨家才他们去。”

  “不行啊,这煤矿那边一定要集团董事过去。”李欣欣道。

  “是不是那边出了问题?”张建军有些怀疑道。

  “不是什么重大的问题,那边的主管这件事的,牛气哄哄的,一定要你亲自去。”

  “不去!大不了不要。”张建军的声音很平淡。

  这让李欣欣都不知道怎么回话。“那我怎么回他呢?”

  “要么就是让下面的人签署就可以了,就这么一个破鸡儿煤矿,还让我亲自出马,欺辱我正阳集团没有人吗?”张建军厉声道。

  这句话吓到了秘书李欣欣。

  他知道眼前的男人极具魄力,可以说整个京城的商业百分之八十都是他的产业,全国占有份额10%,在华夏国境内上了无数次电视,全国闻名的人物了。

  但是,这些年,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孤独,不愿意出去,更不愿意上电视台。

  他变了,变得慎独。

  只因为,他发现,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他拥有了白发,还有这体弱多病的体格。

  他现在更多想的是,怎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

  那些日子,他整天忙碌奔波在公司的业务之上。

  而现在,却想要提早退休。

  然而,他的儿子,也开始要准备成家立业。

  劝说了多少次,他儿子就是不听,天天躲在家里不愿意出去玩。

  为此,张建军还给他儿子买了不少电子游戏产品。

  比如街机,还有电脑游戏。

  正阳集团,也拥有了电脑生产的流水线。

  但是由于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的不是很快,对于新款电脑研发的技术一直停滞不前。

  请国外的专家一个月的工资都要百万以上,一年就要一千万,一个实验室至少需要三四十个国外的科学家。

  至于国内的科学家,虽然便宜,但是研制不出什么好东西。

  一百万可以给他们当年薪了,这也是张建军头疼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