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5节 斗将

首页
  第265节 斗将

  徐鸿儒今年四十岁,半辈子从事传教活动。

  因为长期被官兵追捕,性格谨慎,做事更谨慎。

  为安全起见,他这次带来五万人,留十万人在老家看守大本营。

  想着即使失败,也还有退路。

  骑在马上,徐鸿儒回头看一眼自己带来的五万农民军,再看前面的巨大城廓,此刻他内心豪迈万丈。

  攻下南都,皇帝梦更近一步。

  同时,张五典作为南都兵部尚书,六部主管兵事官员,此刻自然也在城墙上。

  而且是披甲上城墙,看上去威风凛凛。

  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情况不妙!

  朱由检死后,许多总督、总兵、巡抚在外各自拥兵自重,附近求不到援军,仅凭一点二万人很难守住南都。

  “爹,”霍氏同样身披甲胄,看上去犹巾帼英雄,“儿媳以为应该把附近两个军镇守兵撤回来,集中兵力,避免被各个击破。”

  类似互为犄角,一般大城旁边三四里处有两三座屯兵小城,共同协防主城。

  张五典同意,总共只有1.2万守备军,没条件守三处地方。

  随后张五典下令,在农民军到达之前,将士兵全部聚集在主城中,周边百姓也被收容进城避祸。

  午时后,徐鸿儒带着他的大军来到南都城下。

  “陛下,”

  徐鸿儒已经称帝,“属下愿意斗将,杀杀敌人锐气。”

  徐鸿儒看向自己的三号战将于弘志。

  这是跟自己已经十年的汉子,个子不高,体格强壮,气力过人,械斗经验丰富。

  “准。”

  徐鸿儒语气淡定平稳,加上男人四十一枝花,黑色胡须工飘,颇有帝王之风。

  得到允许于弘志策马上前叫阵。

  “我乃中兴福帝座下大将于弘志,尔等可敢派人与本将一战!”

  阵前斗将不算稀奇,张五典左右看看。

  身着甲胄,今年25岁,武状元出身,都指挥佥事张道睿,朝张五典抱拳道,“大人,末将愿往。”

  张道睿是张五典的孙子,霍氏的儿子,张凤仪的哥哥。

  “大人,”女扮男装,眉清目秀的花听语,同时抱拳,“请允许汤青出城应战。”

  汤青今年也是25岁,原本是一名落魄童生,广州府正式招募士卒时,为填饱肚子当兵。

  后来随童守义一起出征福州府,因为作战勇猛,被童守义提拔为百户官。

  实际是一名属性人,因为千分之一概率获得属性加成,对张某人百分百忠心。

  被点到名字,站在后排,身着普通灰色麻衣,脚穿黑色布鞋,面相平凡,气息浑厚的汤青上前一步,“在下愿往。”

  霍氏、张道睿、张凤仪、花听语齐等张五典做决定。

  斗将结果关系到士气高低,关系到守城结果,由不得不慎重。

  “就由汤青出战吧。”

  为后代,张五典心里已经决定明年张新进行大统战争时,主动献出南都,现在全当一次考验,看看他的人能力如何。

  汤青躬身应是,随后乘吊篓下到城门下。

  待吊桥放下,通过护城河,与骑马的于弘志面对面。

  于弘志武器是一柄长枪,双手武器,仗马而立,看上去颇有压迫力。

  汤青用的还是制式武器,短剑+小圆盾。

  类似队长使用的圆盾,短剑长约半米长,工艺是四级锻造,广州府目前最优等级武器。

  “来将报上姓名,”于弘志大喝,“也好让我知道杀的是谁。”

  谷詠

  汤青没搭理他,直接做好防守姿势,左手持盾在前,右手架剑,眼睛盯看着于弘志。

  于弘志被气笑,驱马上前,打算一枪捅死前眼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马速越来越快,距离适中,于弘志大喝一声,长枪扬起,由低到高向前捅出。

  汤青助跑高高跃起,盾面倾斜七十度,荡开枪尖,同时一剑斩下。

  ‘嘭!’

  ‘嘭!’

  汤青完整落地。

  于弘志尸首分离落马。

  城上城下瞬间一静,张五典和守城士卒激动不已。

  徐鸿儒气的心脏乱跳,哇哇叫着立即攻城!

  主将之一被斩,士气大降,加上匆忙准备的攻城器械简陋,试着攻打一番,丢下千余人命,徐鸿儒鸣锣停止攻城。

  通过试探攻城,徐鸿儒发现最大障碍是护城河,于是派人前往上游截断水流来源。

  同时收集木材,抢造更强攻城器材。

  都是很英明的做法,按徐鸿儒设想,不出一个月,在断粮之前,一定可以攻进城。

  守城人也知兵事,张五典派哨探从其它方向出城,到敌人后方偷粮,袭击那些四处抢劫拆屋的农民军。

  给徐鸿儒制造许多麻烦。

  但也仅仅只是如此,眼看护城河内水量越来越小,张五典像热锅上的蚂蚁。

  身心疲惫的张五典带着孙子张道睿从衙门返回家中,霍氏、张凤仪、花听语正在等他们。

  “爹,”霍氏问,“今天如何?”

  “并不好,”张五典走到上首坐下。

  “礼部、户部、吏尚书主张开城投降,避免全城被屠,另外两人态度中立,只有我主张抵抗到底。”

  “贪生怕死之辈!”张凤仪气骂,“享受太久,膝盖都变软了。”

  “师姐,我不这么认为,”张听语有不同意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认为他们被游说了。”

  所有人齐齐看向花听语。

  “城内有邪教成员在上窜下跳,蛊惑百姓和官员放弃抵抗,”张听语道出自己的调查结果,“我怀疑他们是徐鸿儒的人。”

  “道睿,”张五典看向孙子,“你带人去捉拿那些妖逆。”

  “等等。”

  张道睿应声就要离开,被花听语打断,“张爷爷,想要守住南都,城内只能有一个声音,拍苍蝇也要打老虎。”

  “嗯?”霍氏看向弟子,结结实实被震惊到,“你的是意思是?”

  “关押那些消极抵抗的人,敌退后处死。”

  花听语原本一身侠士精神,并不喜欢杀戮,训练营内一年时间她学到很多。

  深深明白,该心软的时候要心软,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

  心软应该努力多弄一些粮食,让更多人吃饱。

  狠心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我同意,”张道睿率先赞同,“如果敌人攻城的时候,那些墙头草在后面搞破坏,后果难料。”

  “好!”张五典同意,“这事就交给...”

  “张爷爷,”花听语抢断,“这事交给我来做吧,刚好用抄来的钱粮奖励御敌士卒。”

  张五典愣神一秒,他本意是暂时关押那些异见者,什么时候变成抄家了?

  形势虽然跌宕起伏,变幻无测。

  但几人心态还算轻松,毕竟是南都,城高粮广,有信心挡住城外农民军。

  直到汤青走进来,把一封情报送到花听语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