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1节 皇贵妃

首页
  第251节 皇贵妃

  养心殿。

  这里是张新的新办公地点,他把触发式水雷原理,以及自己知道的全部内容写成信。

  再经过加密,派专人专船送去广州府。

  如此,即使信被别人抢走,捡走,得到的也只是乱文,非常好用。

  “师父,”李魁奇和尚可喜走进来齐齐行礼,“您找我们。”

  张新打量两个弟子。

  尚可喜今年19岁,李魁奇今年21岁,张新认识他们时,一个15岁、一个16岁,如今成为千锤百炼的男子汉。

  “上前来。”

  张新在宽大檀木书桌后面摊开一张地图,手指压在大都城正上方两百公里处。

  “这里,”张新看向李魁奇,“我要灭掉林丹汗,你要多少人?”

  ‘林丹’全名‘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是蒙古帝国第35任大汗。

  威望和实力不俗,正在试图恢复蒙古的统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业。

  现在金国已经灭掉,张新进入大都城,自然不允许头上悬把刀。

  不谈公事,还有私仇。

  1612年,林丹汗率军三万入侵明朝。

  1615年,他亲率数万军队三次抄掠明边。

  次次杀人无数,并掳走大量明人为奴为婢,行为极其可恶。

  李魁奇思考三四秒道,“如果有一千只火枪,弟子只需两万骑兵。”

  “我给你三万骑兵,两千支火枪,占领林丹汗的都城‘察汉浩特’(今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把它打拆掉修路,南下经过沈阳,沿鲜明之国西海岸,一直修到最南端。”

  李魁奇不着痕迹吞吞口水。

  他有信心打败林丹汗,也有信心拆掉林丹汗的都城,可是修一条路到鲜明之国的最南端,让他感觉难度很大。

  不李魁奇反悔机会,张新看向尚可喜。

  “给你一万女真骑兵,三万第六队队员,从庆州开始,沿鲜明之国东海岸修一条到海参崴;

  这两条路程距离差不多,你们比比看,谁先完成。”

  “师父,”尚可喜道,“这恐怕不容易,弟子会打仗,不会修路。”

  “额外会有修路技术员、有工具、有一部分粮食,你们要做的是保障安全,提供劳力,提供大半粮食。”

  尚可喜眼睛转转,心里有计较,旋即躬身应是。

  李魁奇大概也想通一点,跟着躬身应是。

  出了养心殿,李魁奇朝尚可喜拱拱手,“师弟,师父让我们比赛,我觉的联手成功率更高。”

  尚可喜连忙还礼。

  “师兄说的是,师弟也认为应该联手,这本就是一件事,师父却拆成两件,估计是在考验我们,是否懂得合作;

  甚至有可能在考验我们,师兄弟感情是否和睦。”

  李魁奇没想到那么多,早在濠镜澳时,他就从张新那里知道,鲜明之国地小,人口却有一千两百万。

  而北方人少,土地却很广袤,合作互补性很强。

  两人越聊越觉的合作优势巨大,成立共同指挥部,两个人的班底也合二为一,力量也合二为一,统一指挥。

  李魁奇并不是只有一个人,他有约两百名混合队员组成的辅助团队。

  其中有智囊、护卫、信使、厨师等等。

  尚可喜情况差不多。

  张新不知两个弟子搞在一起,送走他们,又一个客人走进来。

  礼部右侍郎、詹事府少詹事,朱由校的老师,体形微胖,胡须张开像戟戈,今年59岁的历史名人孙承宗走到张新面前。

  张新很讨厌那些道貌岸然朝臣,之所以见这个人,原因是他和陈明遇结局类似。

  与建奴战至最后。

  而且孙承宗颇具慧眼,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等一大批将才,皆被他提拔和启用。

  可惜的是,阉党当道,受到魏忠贤的攻击,孙承忠无奈之下致仕回乡。

  后来清兵攻至孙承宗的老家高阳,孙承宗率全城人民抵抗,全家老小40余人坚贞殉国。

  谷噝

  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

  可以说,这么一个人,可以单独写一本很厚的自传。

  “臣拜见殿下。”

  张新对外号称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后人,孙承宗自称为臣,不代表张新是皇帝。

  “孙大人请坐。”

  养心殿只有一张椅子,在张新屁股下面,刚来北方不久的仆人阿兰立马为孙承宗搬过来一把圆凳。

  孙承宗谢赐,规矩坐下。

  张新直奔主题,“大人以为,我一步该做什么?”

  “如果可以,”孙承宗语重心长道,“臣希望殿下扶持一位新王登基,结束天下混乱局面。”

  “天下那么多王爷,大人认为扶持谁好呢?”

  “殿下认可谁,就扶持谁。”

  张新摇头,“朱氏血脉人数百万,这些都靠朝庭供养,等于是天下百姓身上的毒疮,我认为割掉为好。”

  “这...”孙承宗犹豫,提醒张新,“这是明祖定下的规则。”

  “明祖之前还有赵祖、刘祖、李祖、秦祖等等,以哪一个为准?”

  孙承宗语塞。

  张新笑笑,“我认为,只要守住中华文明这条底线,以养活天下百姓为己任,以保护天下百姓为已任,不必在乎那么多旧礼。”

  孙承宗眉头跳跳,岔开话题问张新,“敢问殿下,先皇之子朱由检还活着吗?”

  “活着,”张新爽快承认,“暂住在坤宁宫,由张皇后照顾他。”

  孙承宗又问,“建奴现在如何?”

  “努尔哈赤跑了,跑到北方找不到的地方;现在,包括野人女真、金国,已全部收复。”

  第一批攻进大都城的女真人不是建奴,否则张嫣如何幸存?

  孙承宗心里早有猜测,现在被证实,心里很震撼。

  不敢相信,让明朝摇摇欲坠,鸡犬不宁的建奴,被眼前这个年轻人打败。

  “敢问殿下,如何处置先皇之子?又如何处置张皇后?”

  就像傅仪可以活到老死。

  虽然很多人劝张新弄死朱由检,虽然张新气量不大,但留着朱由检张新还是可以做到的。

  “朱由检会平安长大,娶妻生子;张...”说到这时张新停顿一秒,“不瞒大人,我对张嫣一见倾心,打算纳娶为妾。”

  “妾?”孙承宗眉头跳跳,“为什么不能是妻?”

  “我已娶妻。”

  “这....”

  孙承宗打心底不认同,将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如果殿下愿意封张嫣为皇后,臣愿意倾心辅助。”

  封张嫣为皇后,那张新不就是皇帝吗?

  饼很大,然,这是不可能的。

  张嫣虽很美,性格也很好,品性端优,但陈晴儿一定是皇后,这事老天爷也改变不了。

  还有,孙承宗挺聪明,张新没有一句话要收他为已用,这老哥却把张新心思猜透。

  “孙大人,”张新从位置上站起来,“糟糠之妻不可弃,如果我抛弃原配,天下人怎么看?

  再说,我能在这里跟你说话,是因为有她在帮我坐镇两广,对我助力良多。”

  孙承宗语塞,张新三观很正,他无言以对。

  “我不杀朱由检已经有仁有义,孙大人考虑清楚。”

  “皇贵妃,”孙承宗咬牙道,“这是臣的最低要求,否则请准臣离京回乡。”

  后宫等级依次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

  皇贵妃在后宫算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地位尊贵,就像皇后,不能被轻易撤掉。

  孙承宗之所以坚持这个要求,主是要张嫣代表一部分势力的利益。

  最终,张新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