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3章 阿斗何意

首页
  第493章 阿斗何意

  清晨。

  京城细雨蒙蒙,远方山色金黄。

  一袭薄衫的年轻皇帝依旧待在烟雨阁,这几日她都借口没有去上朝,也没有去太极殿和几位中书大学士处理政事。

  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待在这里。

  看风雨,看时晴。

  她赤足踩在白色的绒毯上,双脚小巧白皙,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手里则是端着一杯茶,眯眼看着远处高高的城墙。

  她喜欢赤足。

  这是她的一大爱好,只不过没有人发现。

  女子身为一国国君,多少次午夜梦回被惊醒。

  她惶恐,她怕自己守不住纪氏先祖打下的万里江山!

  她也害怕有朝一日自己的身份被发现。

  女子之身暴露在世人面前,到那时,将是何种处境?

  逼宫?退位?

  江山易主!

  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有时候她真的很羡慕自己那个同母异父的妹妹。

  大端朝上将军陆云起!

  因为她也是女子之身,但她的处境与自己截然不同,她被世人称赞。

  真乃女中豪杰也!

  所处身份不同,纪元贞是皇帝,她要为整个国家负责。

  她肩上的担子要比陆云起身上的重许多,几乎压的她喘不过气来。

  范氏……如今的大麻烦。

  他们的手段已经超出她的想象,她真的担心几年之后江南膏腴之地不再姓“纪”。

  现在回过头来仔细琢磨琢磨,就会发现范氏的野心从一开始就显露无疑,但那个时候,朝中上下诸位大臣没有人发现,或者有人发现不敢言语罢了。

  范氏双杰,范文谦,范文明!

  范文谦国丈之身,兼御史台御史大夫,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如若谁不合他的眼,他便能用御史台的名义弹劾,合法合规。

  范文明掌刑部尚书一职,主管刑罚。

  这两兄弟相互配合,朝中还有谁是他们的对手。

  也就三朝元老,现任内阁宰辅的汪希时能与之一较高下。

  可汪希时毕竟年龄大了,精力大不如从前,他还有几年可活?

  他在时,还能与范氏兄弟相抗衡,朝廷上下也能过得去。

  若他死了呢?

  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皇帝的脑袋就隐隐作痛。

  不多时,廊道尽头传来甲叶相撞的声响。

  皇帝下意识地席地而坐,将自己的赤足藏在袖袍底下掩盖起来,很是怕外人瞧见似的。

  卫东来到近前,在阶下跪拜!

  “爱卿请起。”

  皇帝能信任的人不多,卫东算一个。

  毕竟这可是陆召留给她的宝贝种子,忠心无二。

  “不知陛下召臣所谓何事?”卫东站立如松,不苟言笑道。

  皇帝将手中的茶盏放下,摊摊自己宽大的长袖,看着他问道:“昨日你在场,姜佑所言你可听清楚了?”

  卫东不知道什么意思。

  姜佑所言?

  骂人的那些话……陛下问这个作甚?

  “听清楚了。”卫东抱拳答道。

  皇帝点点头,素净的一张脸上并无任何表情波动,如古井一般,只是又问道:“昨夜朕思来想去睡不着,不知爱卿可否为朕解惑?”

  “姜佑昨日所言,扶不起的阿斗何意?”

  皇帝昨夜确实没睡着,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这么多年,还没有一个人像姜佑那样胆大妄为,敢辱骂她。

  她回去后,将姜佑骂人的那番话细细想了一遍。

  起初当作稀奇玩意,姜佑的话虽然粗俗,市井气息十足,处处透露出对自己的不满。

  可唯独最后那句“扶不起的阿斗”,她想不明白。

  阿斗是谁?

  阶下的卫东抬眼,直言不讳:“阿斗为最近市面上流传甚广,一本话本故事中的人物。意思是形容一些始终无法扶持成才的人。据《三国》书中交待,阿斗指的是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的儿子,即刘禅,此人不里国事,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

  卫东虽然是一介武夫,整日喜欢找人打架,升级自己在江湖高手榜上的排名,但闲来无事时,也会找书来看。

  其中就有《三国》。

  皇帝听罢,恍然大悟的模样,挥手吩咐:“原来如此,去买一本拿来与朕瞧瞧。”

  皇帝待在深宫久了,又要操劳国事,外面的新鲜东西她确实不知道。

  “臣遵旨。”

  卫东摇摇脑袋出宫,去买书了。

  不多时,卫东将书买回来,此书由“云起书局”刊印。

  现在还好,抢购此书的人还不多,若是放在半年以前此书全卷刚刚成册时,卫东都不一定能买的回来。

  皇帝拿到书,先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

  没有别的,这书“壕”。

  封面烫金,三个烫金大字“三国”竖版排列。

  细看下去,上面闪着亮光,似是撒有金粉。

  卫东买的这种,可是珍藏版的三国。

  此书装饰华丽,用纸昂贵,专门供给达官贵人,王公贵胄收藏所用。

  “此书不便宜吧?”皇帝随口问道。

  卫东拱手:“因是陛下所观,俗物怎能入得了陛下的眼,故臣斗胆买回此珍藏版三国,售价九十九两。”

  嚯!

  皇帝眉头一挑,有些吃惊。

  还从未听说过一本小小的话本故事能卖的这么贵?

  就算是前几年恩师张载亲自修订的前朝诗集疏解也没卖这么贵。

  九十九两!

  都足够普通一家生活好几年了。

  如今却只堪堪买来一本书!

  皇帝摇摇脑袋,是不知自己该叹息还是可怜。

  京城以外还有大批百姓为了一口吃的千里迁徙。

  京城呢?一本书的价格竟然卖到九十九两的高价!

  “为何是九十九两?”皇帝突然有了新的疑问。

  一百两凑个整不好吗?

  还吉利,这书店老板真不会做生意。

  卫东挠挠眉头,这个他还真的无事时专门打听过:“据京城各大皇商所讲,九十九两的定价,一来可以显示出书店核定价格认真,准确,即使差一点也不凑成整数,这二来就是给百姓造出一种错觉,感到此书比较便宜。”

  皇帝听完解释,点点头。

  似乎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