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75章 刘登的规矩

首页
  第1575章 刘登的规矩

  “大王,这些......”

  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之后,所有的商人都愣住了。

  几乎都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原本,来之前他们已经做好了挨刀的准备,但是,却没想到刘登的条件大大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怎么?这些条件苛刻吗?”

  刘登笑了笑,然后随口问道。

  “大王,这雇佣上千人的作坊,这每天得要多少钱粮啊......”

  看着刘登拟定出来的规模,已经足够让所有人头疼了。

  在现在这个年月,能够百十个雇工,都已经是难得的大商人了。

  雇工数目不少于一千人,看到这几个字,他们已经开始头疼了。

  光就这个规模而言,已经足够让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开始腿肚子转筋了。

  有一个人就得有一个人的钱粮,而且,刘登还对最低的钱粮标准做了规定。

  这哪是请来的雇工啊,这分明是请来的爷爷。

  “是啊,大王还有这个钱粮标准,这个是不是有点太高了?就是最低等的学徒都需要每月最少三贯钱......”

  “还有这里,凡是在工坊里生病了的,这治疗费用都需要我们支付......”

  这可都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啊!

  要是按照刘登的标准来建造的话,恐怕就算不算机器的投入,每座工坊至少需要七八万贯,才能够勉强撑起架子来。

  “你们以为本王是在跟你们过家家吗?”

  看着一个个群情激奋的商人,刘登轻描淡写的丢下了一句话。

  整个花厅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的商人再也不敢废话了。

  "规矩就是这些规矩,你们谁要是觉得自己做不到的话,吃完了这顿饭就当没来过好了。"

  商人逐利,这本来就是天性。

  后世的伟人都说了,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既然,刘登决定现在就把这家伙放出来,自然就得先给它设计一个更大的囚笼。

  “想要靠着这些生意一夜暴富的那些人,本王劝你们还是直接回去吧。老实告诉你们好了,按照我的规矩来,一年收回你们的成本,三年让你们月入十万贯铜钱!但是,谁要是敢在这些规矩上给我打折扣,那就别怪本王踢你出局!”

  刘登说完之后,直接重重的一拍桌子,在座的那些商人们一个个顿时就老实了下来。

  “记住了,想赚钱可以,但是,想打歪主意,那就别怪本王不讲情面!”

  刘登说完之后,那些商人们顿时再次的互相观望了起来。

  这生意他们的确是看好了,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光凭着刘登空口白牙的几句话,就让他们把真金白银的动辄十几万贯铜钱拿出来,这些人还真是有些不舍得。

  可是要说让他们就这么离开的话,这心里面又总有一点不甘心,毕竟这么好的生意放在眼前,要是不做的话,好像还真是有点心痒痒。

  “大王,敢问您准备造多少船只?”

  刘登抛出来的这些生意全部都是和船只有关的,如果朝廷这边停止造大船的话,那接下来他们这些人花了重金投入的工坊,不就全都废了。

  “这件事情你们尽可以放心,百丈长的大船,怎么着也应该有个三五十艘吧!配套的小船,按照万艘的规模来算吧!”

  “嘶——”

  听完了刘登的话之后,所有人都感觉一阵的牙疼。

  “大王,您今天没喝酒吧?”

  过了好半晌之后,其中一个商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建造一艘大船,这百丈长的船造价至少在五十到一百万贯!

  三五十艘可就是三五千万。

  至于那些小船,配套的小船自然也没办法太小。

  这造价下来至少一艘也得个几万贯!

  这总价算下来,怕是把整个大汉朝的所有财政全都贴进去也不够啊。

  “就你们这些人的产能,甩开膀子加在一起,一年能生产出多少?”

  刘登不屑的白了他们一眼。

  听刘登这么一说,那些商人们的脸色才算是好了一些。

  他们大家一起来的,对于彼此这个实力其实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二三十号人之中,估计真正有实力能够建起工坊来的,最多也不过就是七八个而已。

  至于剩下的人,至少都需要两家到三家才能够合伙建起一座工坊。

  这么算起来的话,这工坊的数量最多也就不超过10个。

  他们每家只生产固定的几个部分,这么算下来的话,一年的产能最多也不过就是七八艘而已。

  如果这么算起来的话,以代国的实力好像还真的有点可能......

  “这是本王给你们机会,你们自己可要想好了,本王要是丢给那些贵人们的话,也就是到长安城里走一趟的事情!”

  看着他们一个个心动的样子,刘登轻描淡写的说道。

  听完这句话之后,那些商人们一个个的眼神立刻就坚定了不少。

  刘登说的的确是事实,如果是其他人提出这些东西来的话,不光是他们这些商人们不屑,就算是那些长安城里的贵人们估计也是不屑一顾。

  可是这个人换成刘登可就不一样了!

  顺丰行的奇迹到现在为止,还是整个大汉朝商业界的传说。

  从来没有哪家商行,能够把生意做到遍及整个大汉朝。

  一家商行的股东,几乎把整个大汉朝所有的豪门大族全都囊括在内。

  这在以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但是现在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而且发生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整个大汉朝上下遍地开花。

  这最上等的青盐,价格从原来的数百文,一下子跌到了100出头。

  甚至就连普通的百姓,现在家里腌咸菜用的都是这玩意儿!

  以前满大街都是的大粒盐,现在在整个大汉朝几乎都已经绝迹了。

  也只有那些穷乡僻壤的小盐井,或许还能够勉强支撑。

  只要是官道能够通到的地方,这食盐的价格几乎也就只能在上下几分钱活动。

  这种奇迹一般的事情,可就是眼前这个男人缔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