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六章:一个垫子的威力

首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一个垫子的威力

  “按照惯例,十门炮试射,对半新旧实验,每轮一次记录,三轮后互相调换,再次试验三轮。其后十门火炮旧技术齐射三轮,在用新技术齐射三轮。”

  “共计120次实验数据,两组对比之后,确认优劣,然后按照流程上报。”

  丁树根将规矩说了出来,看向一众匠人:“大家有没有意见?”

  “丁小子你只管去做就成,咱们的规矩就是这样的,我们都没有意见!”

  匠人们笑了起来。

  他们私底下也是有很多改进办法的,每一次改进,都会三人小组内讨论,若是确定可行,就能申请一门火炮实验。

  若是这个办法真的有用,则会上交到车间,交由上层再次实验。

  丁树根说的这个办法,就是这一层的实验。

  只要是这一层实验可行,火器坊就会有最顶尖的大匠人,核算了各项数据之后,再次进行实验。

  而这一次的实验,可就要记录上千次的数据,确定无误之后,才会上报朱慈炯的。

  新生的大明,各处匠作坊并不接受地方管辖,也不接受朝廷管辖。

  朝臣们对于匠作坊只有监督权,而没有调动的权力。

  各个作坊的几个大营头,甚至大匠师,都有单独上奏朱慈炯的权力。

  至于一众普通匠人,根据级别的不同,只要联络到了足够的人员之后,都是可以给朱慈炯上疏的。

  比如最低级的匠作营力夫们,只需要联名一千人之后,就可以上疏朱慈炯。

  而丁树根这样的小头头,则要联络五十个同级别的,或者是更多的低等级的匠人,就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谏言,呈递朱慈炯面前了。

  新生的大明,朱慈炯牢牢的抓住了两个地方——匠作营、军队!

  甚至就连官府成员的任命,在朱慈炯心中都没有这两处重要。

  通过退役伤兵担任村正、乡老的措施,广大乡间就是朱慈炯的一言堂。

  甚至,只要士兵退役时的级别够了,就连担任县尉、府尉也是逐渐在推行了。

  如此一来,文官对于百姓的作用,已经降低了很多。

  牢牢把持了这两个地方的朱慈炯,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更换一个朝廷。

  至于地方税收……

  还有什么是比亲自经营生意,更为赚钱的呢?

  留下一块胡萝卜,挂在文臣鼻子前,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推磨啊!

  毕竟不管毛驴如何嗷嚎,只要一块胡萝卜,再臭的脾气,也要撅着屁股超前冲了……

  张风雷亲自示范了如何放置垫子,一众匠人一眼就明白了这样的好处。

  “嘭嘭嘭嘭嘭嘭!”

  十发火炮,轰击在前方特意平整的山坡上,青草地被砸飞了十几块。

  炮弹弹跳着,在草地上砸出了一长串褐色伤疤之后,一头砸进了山坡内。

  “统计首次落地的弹坑!”

  丁树根眼睛眯了起来。

  火炮试射场地,可是专门修整过的,在青草地上,用不同的标记,标识出了各自的距离。

  刚才的望远镜内,他清晰地看到有五发炮弹,落脚点要比其他的远了一株小雪松。

  按照场地标识来看,这可是远了三十来丈的距离!

  要知道,佛郎机的最大射程,也不过就150丈左右罢了。

  这可是增加了五分之一的射程啊!

  按照陛下制定的奖惩制度,这已经是一个达标的改进办法了。

  看来,陛下设下的赏格,怕是已经属于张风雷的了啊!

  负责测量的学院实习生,满脸不可思议的跑了过来。

  “甲版弹道,首发落地点,超过乙版最远落地点十二丈二尺三寸,最近一个六十七丈五尺一寸;

  次发落地点,超过乙版最远落地点十九丈五尺九寸,最近一个七十四丈八尺七寸;

  三发落地点,……

  四发……

  五发……最近一个乙版落地点六十二丈一尺八寸。

  平均数:

  甲版平均超过乙版三十九丈四尺三寸半!”

  全场寂静的落针可闻……

  竟然超过了近四十丈的射程?

  就是一张小小的牛皮垫子?

  天啊!

  两百两银子的赏格啊!

  匠人们瞪大了眼睛,就连早已知道这样做射程会变远的张风雷,也傻了眼。

  甚至就连炙热的子铳,烧焦了地面青草的声音,也清晰的传入了众人耳中。

  换炮射击实验,已经不需要了,丁树根匆匆留下一众匠人继续下面的实验,自己则拔腿朝着大匠师处跑去。

  佛郎机的缺陷已经改进了,虽然不是匠作营的匠人们改进的,但是,以陛下的性格,怕是将会亲自莅临匠作营啊!

  ……

  华夏殿内,朱慈炯让人送上了午饭,与众臣一同用过之后,继续道:

  “四川诸事议定,各部照此办理即可,下面诸位爱卿就商议一下打通长江沿线的难处吧!”

  “缺少木料!”

  王昌安沉声道。

  身为王家旁支,光化王家的王昌安,并没有被朱慈炯任命为光化县令。

  王家从事河运,家里更是掌握着一支小型的造船班子。

  后世的王家,在清末购买了鄂省最早的蒸汽机船队。

  (一说湖北省最早,一说襄阳府最早。抗战时,这一家族势力很大,为了地方安宁,只得出任地方维持会会长,后来因为日人抢走了当地一些女子,王家伙同一众商贾前往索要,全部被害。

  作者曾向该家仅剩的最后一个女子询问,当时已经是七十高龄,据她说,当时家里的吃煤船买回来后,地方百姓都当做是怪物。

  我写书的初衷,只是为了给家中长辈立传,后来才发现这已经不能写了……)

  ……

  朱慈炯正要开办船厂,制造战船,于是索性调动王昌安去了郧阳均县(后世丹江口),建立了造船作坊。

  王昌安皱紧了眉头:“陛下,造船需要完全干透的木料,若是说小船,还能凑合一下的,但是,大船尤其是沙船,制造所需要的木料,都必须是完全干透之后,再行裁成船板的!”

  木材若是没有干透,就算锯成了木板,也会扭曲变形的。

  是以,船只上使用的木料,都必须是完全干透的木材。

  至于龙骨,更是需要放置三年以上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