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5章 改写诸葛亮的命运

首页
  第385章 改写诸葛亮的命运

  385--改写诸葛亮的命运

  能救家人性命?

  少年闻言,立时来了精神。

  “你当真能救家父?”

  “侯爷是出了名的神医,岂会骗你?”

  白雀刚巧来到近前,回应道。

  “那、那只能他一人入城。”少年道。

  “不可能!”

  “小小年纪,心思还不少。”

  “侯爷独自入城,安危如何保障?”

  “城中人不会伤害他,请相信我。”

  少年一脸诚恳的看向众人。

  “你虽是少年,但这身穿衣打扮,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你若不说,我们大可询问别人,至于你家人的死活,哼哼……”

  少年听了白雀与张雷公的话,双眼不由得开始泛红。

  很快,少年带有哭腔地说:“那、那怎样才肯入城救治家父?”

  “我们所有人,全部入城。”

  “不可,你们入城会伤害百姓,前几日的人就……”

  忽然,少年意识到说错话,立时闭口不言。

  “前几日怎么了?”张雷公追问。

  “侯爷,看来是张举。”白雀道。

  “我独自与你入城,他们再次留守。”

  “侯爷!”

  “侯爷!”

  “既然已知晓是张举,何故理会他人死活?”

  刘夜没有回应,却道:“带路吧!”

  少年看了看凶神恶煞的众人,接着怯生生的在前带路。

  “哎、这……”

  “侯爷……”

  “速速通知赵云将军。”

  众人看着刘夜越走越远,反而无计可施,只能寻求赵云。

  ………………

  半个时辰后。

  在少年的带领下,刘夜进入泰山城。

  随着刘夜入城,城中百姓皆在暗处偷窥。

  刘夜不仅通过系统反馈得知,还在海东青、鹤雪反馈的画面中看到。

  显然,城中百姓备受张举、乌桓峭王的迫害。

  一念及此,刘夜不由得紧握双拳,更加笃定灭除之心。

  至于这少年的父亲,刘夜不仅知道,且,还要救活。

  不多时,二人来到一座高门大户前。

  “你说过要救家父,不要欺骗我。”

  “带路。”刘夜没有多言。

  不多时,在少年的带领下,二人一前一后,来到病榻前。

  “父亲快看,孩儿为父亲请来一位疾医。”

  “疾医?城中疾医尽数被贼人抓走,草药更是……”

  榻上,须发灰白之人勉强睁开双眼,看向英气逼人的刘夜。

  顷刻间,病人变了面色,转眼看向少年。

  “孔明,为父时常教导你,做人要诚实,这位公子怎会是疾医?”

  “父亲冤枉孩儿,他真的是疾医。”

  少年诸葛亮眼中含泪,十分委屈地说。

  榻上躺着的,正是泰山郡丞诸葛珪。

  诸葛亮八岁丧父,今年他刚好七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为何不能是疾医?”

  “这……恕诸葛珪眼拙,不知先生是方士。”

  诸葛氏是徐州琅琊望族,极富才学。

  刘夜简单的一句话,诸葛珪便认为不凡。

  显然,这般年轻就是疾医,不是方士还能是什么?

  刘夜没有言语,仅是点头示意。

  旋即,他凑上近前,为诸葛珪诊病。

  不消片刻。

  少年诸葛亮忙不迭地问:“先生,家父的病……”

  “此病,倒也好治,可也不好治。”

  少年诸葛亮闻言,正准备高兴,瞬间又跌入冰窟。

  “请先生竭尽所能,亮,必有重谢。”诸葛亮躬身作揖。

  【叮!诸葛亮诚心恳求宿主,属性+6】

  “你知道,我想要什么。”

  诸葛亮闻言会意,“我说,我一字不落地说。”

  不多时,伴着诸葛珪满脸不解,诸葛亮尽数道明。

  “九日,看来泰山不是他们的第一站。”

  刘夜嘴上喃喃,接着抬头看向诸葛亮,“多谢,小兄弟。”

  旋即,刘夜取出六颗消炎药,交到诸葛亮手中。

  “这是……”

  诸葛亮已知刘夜是方士,也就顺理成章的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丹药。

  “此丹药饭后温水服用,一次两颗,间隔三个时辰服用一次,平时尽量卧榻,防寒保暖,切记,多喝热水。”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诸葛亮如获至宝一般捧着‘丹药’,接连躬身作揖。

  【叮!诸葛亮诚心感谢宿主,属性+6】

  刘夜没有回应,迈步离去。

  殊不知,历史上的诸葛珪死后,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随叔父诸葛玄赶赴豫章上任。

  可朝廷却派朱皓接替诸葛玄的职务,于是诸葛玄前往荆州投奔刘表。

  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便躬耕于南阳,直到刘备三顾茅庐。

  刘夜之所以施救,出发点在诸葛珪。

  诸葛珪不死,诸葛亮就不会去南阳重地,也就遇不到刘备。

  以诸葛亮的才学,成年以后,无非以举孝廉的形式获得官职。

  但,那与刘夜没有半点关系。

  刘夜既然成为皇帝刘宏的儿子,自然要改变父亲的命运,维护大汉江山万代永固。

  然而,刘夜前脚刚走,诸葛珪便道明心中不解。

  诸葛亮知而不言,一字不差的说出始末。

  片刻后。

  “带领大队人马驻扎在城外,还打听贼人的踪迹?

  看他的年纪,不是济北鲍信,更不是兖州曹操。”

  “对了父亲,那些将士称呼他侯爷。”

  “侯爷?”

  “对,是侯爷。”

  “侯爷?侯爷?”

  诸葛珪嘴上喃喃,不由得想到一人,使得瞳孔放大。

  “难道,是车骑将军……刘夜?”

  “刘夜?父亲,可是当年火烧官渡的刘夜?”

  “孔明,快,快扶为父起来。”

  “父亲,您要做什么?”

  诸葛亮不解,却依旧扶起父亲。

  不多时,诸葛珪咬牙撑着病中身子,来到府门口。

  可是,门口长街空无一人,只有呼呼的北风。

  “父亲,您在看刘夜?”

  “孔明,不可直呼他的名字,他是救苦救难的大英雄!”

  “是,孩儿记下了。”

  “孔明,快,快跪下。”

  诸葛珪嘴上说着,已然屈膝跪地。

  诸葛亮心有不解,却紧随父亲跪下。

  “侯爷率军前来,想来是清除叛贼奸佞,好,好啊!

  侯爷在上,请受琅琊诸葛珪与犬子诸葛亮三拜。”

  诸葛亮正准备说话,反被父亲按倒。

  就这样,父子二人向空无一人的长街,接连三拜。

  ………………

  盏茶后。

  刘夜出城,刚巧遇到等候多时的赵云。

  “侯爷,他们没有为难您吧?”

  “张举一行,九日前便劫掠此地,看来我们要加紧脚步。”

  “是。”赵云神情凝重,拱手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