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章 泉明山竹胶

首页
  第四百七十章 泉明山竹胶

  方景之点了点头,拿起蒲扇摇着。

  “龙腾四海和斗龙门的烹饪方式颇为相像,但食材却是升级版。”

  “其中主食材的变动则是难度的增加,小子,你龙腾四海参悟了没有?”

  宋子轩这段时间虽然一直忙着学院的事情,但每晚也会研习菜谱。

  虽然没有完全参透龙腾四海的烹饪方法,但也对所用的食材有些了解。

  斗龙门的主食材为鲥鱼,银鱼、全贝和鱿鱼为辅助食材。

  当然,还要一些中药材作为辅助。

  而龙腾四海则是在斗龙门的基础上,有几处食材的改变。

  保留的食材有鲥鱼和银鱼,其他则替换为刺身和海螺,同时增加主食材龙虾。

  “爷爷,我一直有一点不明白,就是龙腾四海的食材中为什么会有龙虾?”

  方景之闻言微微皱起眉:“怎么就不能有龙虾?”

  “龙虾最早是从瀛国传进华夏的,应该也是在民国之后,可清宫菜谱……似乎早了好几十年吧?”

  方景之缓缓点头:“你说的没错,但在你印象中的这些全都是民间,宫廷又怎么会一样?”

  “皇上老佛爷吃遍天下美食,民间可未必都吃过,甚至有的闻所未闻。”

  听到这句话,宋子轩恍然大悟,的确,那时候一般老百姓或许没吃过的东西,在清宫里也许根本不算什么稀罕物。

  尤其那时候很多国家进贡称臣,每年来朝的时候,都会带一些特产。

  这些国家中自然也包括瀛国。

  所以,龙虾真正传进华夏的那一天,史书都未必有记载。

  “也是,爷爷,龙腾四海的鲥鱼和斗龙门的鲥鱼完全不是一种描述,这是为什么?”

  方景之笑了笑:“如何不一样?”

  “斗龙门的鲥鱼讲究鲜嫩,汤汁进入,软而不烂,而龙腾四海中的鲥鱼则要保持鱼身紧致,甚至锁住汁水。”

  “我怎么也想不出来,汤菜中的鱼要怎么锁住汁水。”

  方景之闻言缓缓点头。

  “没错,在你的印象中,汤菜中的鱼肉必定会相对散一些,能保持鲜嫩就非常不容易了,是吧?”

  宋子轩赶忙点点头。

  “呵呵,所以说你小子笨啊,嗯……”方景之想了想,“你刚刚进来的时候问我什么粉?”

  “啊?云麦粉啊?”

  方景之闻言笑而不语。

  宋子轩立刻明白了:“爷爷,您是说用云麦粉包裹鲥鱼,然后在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锁住水分了!”

  宋子轩心想,云麦粉可以锁住牛排的汁水,那么对鲥鱼也肯定有一样的效果。

  “可是……云麦粉到底要怎么做?”

  “所以老夫让你继续参悟龙腾四海,孙子,这菜谱后面的菜……就靠你自己了。”

  听到这句话,宋子轩顿时肃穆了起来。

  这是对一个老前辈的尊重。

  爷爷曾说过,这菜谱的前一个主人,参透了菜谱中的四个菜,指的应该就是帝王炒饭、金鳞五道羹、斗龙门和龙腾四海!

  这前一个主人……肯定就是方景之本人。

  而如今,宋子轩也已经开始参悟龙腾四海,再后面,方景之肯定就无法再帮他来参悟了。

  “爷爷,您放心,我肯定参悟后面的菜品。”

  方景之微微一笑,欣慰地点点头。

  “所谓云麦粉,其实就是江老爷子创的一种炒面方式,但这个炒面不同寻常,指的是炒制面粉。”

  宋子轩聚精会神地听着,并点头道:“爷爷,这我想到了,我有一个朋友,用炒制的面粉和面擀皮,做烧麦,现在特别火。”

  “不错,但这只是其一,你千万不要觉得炒制这个步骤是最重要的,其实最重要的是和面。”

  宋子轩闻言一愣:“和面?爷爷,您是说普通和面用凉水或温水,而云麦粉不一样?”

  “孺子可教,炒面之后并非用一般的水来和,而是要加入一种胶水。”

  “啥?”

  宋子轩都懵了,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对美食的认知出了问题。

  按照方景之的话来说……江云做牛排所用的面糊,是用胶水和的?

  这太扯淡了……

  “爷爷,您没记错吧?胶水?”

  方景之一笑:“当然,傻小子,你以为我说的是你平时用来粘东西的胶水?”

  “那……还有什么?”

  “工业胶水自然不可能了,他用的是一种天然的、可食用胶水,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

  “嗯?还有……这种东西?鱼胶?”

  方景之摇头一笑:“并非来自于动物身上,而是来自南方山区,一种竹子内部的汁水。”

  “竹子?”宋子轩想了想,“这真有意思,竹子里面出来的水就是天然胶水吗?带有粘性的?”

  “没错,那就是竹胶,这种竹子只在川地泉明山才有,不过随着政府进行保护,七十年代以后竹林就已经被圈了起来。”

  宋子轩不禁微微咂了咂嘴:“这么说……就是没搞头了呗?”

  “呵呵,未必,泉明山周围还是有一些类似的竹子生长,只不过每当成熟,就会有人提前去砍伐,你去砍肯定是没有的,不过市场上应该还是买得到的。”

  宋子轩闻言想了想,这样说来……这泉明山竹子也算是个稀罕货了。

  到时候去地下市场走一走,说不定有什么收获呢。

  而且那些人搞东西的能力特别强,就算没有,只要你出价钱,他们恐怕也可以搞得到。

  “爷爷,这竹胶如果名贵,那岂不是菜品价格就更高了?”

  方景之点头道:“那是自然,不过竹胶虽然不是工业胶水,但粘性也是极佳。”

  “取一竹的竹胶,与水混合,几滴便足以做一份面糊,这一份足够十几份菜品了。”

  听到这句话,宋子轩放心下来,要是这么说,买上一两个竹节,恐怕也够用一段时间了。

  想到这,他心里不禁赞叹华夏的美食之匠。

  怎么样的厨师才能找到竹胶这种天然胶物,而且还应用在美食里。

  按照爷爷的说法,这种和面方法应该不是江云首创,从清朝甚至更早就应该有了。

  爷俩正聊着,唐雅琪也切好了西瓜来到了院子里。

  吃着西瓜喝着茶,两人一直聊到了中午,宋子轩才离开方景之家。

  毕竟吃过了午饭,老爷子习惯眯上一觉,宋子轩也不愿打扰。

  回到寻风苑,宋子轩跟着店里忙活了一下午,寻风苑也是难得有了往日的气氛。

  毕竟宋子轩在,影响的不止是唐雅琪一人,也包括后厨的所有人。

  转过天宋子轩也一直守着寻风苑,直到晚上,宋子轩和唐雅琪道了别,也该回学院了。

  毕竟再过一天是周一,学院所有都要恢复正常,而且离开两天,他也不放心那些学生。

  不知又会闹出什么事情。

  不过这一次回去,宋子轩还带了李炎。

  目的就是希望李炎多见识见识,毕竟一个厨子,总守着灶台就会停留在瓶颈。

  只有对烹饪有更多的认识,才能突破这一层瓶颈。

  到了学院,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宋子轩便直接安排李炎临时住在方瑞的宿舍。

  反正宿舍也是双人间,一直空着一个,两人住也一样很宽敞。

  而宋子轩也是破天荒头一次查寝。

  这倒不是搞什么突然袭击,主要是离开两天,他也希望知道这些学生都干了些什么。

  结果却是令他很高兴,不少人都是刚回宿舍,而刚刚都是在图书馆查资料学习。

  毕竟六班最近的实操课极多,按照宋子轩的吩咐,所有教学书本课程,都要求学生自习。

  他没想到六班的学生这么主动,竟然真的一个个去图书馆学习……

  就算是陈杰、杜明这几个比较懒的,也都在宿舍学习了两天。

  美食学院的学生宿舍很大,而且有专门的书房,如果愿意学习,条件是肯定跟得上的。

  回到宿舍,和贝勒又聊了一会儿,宋子轩才回屋休息。

  转过天一早,宋子轩照常很早先登记了烹饪室。

  现在几乎整个学院都知道,有限的几个烹饪室,其中准有一个是东院六班的专属。

  当然,更多的学员是气愤的,反正每天总有几个班是肯定排不上的。

  不过宋子轩不管这些,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东院六班的平均水平,完全赶上西院。

  随后,他去教室开始带队,而这一次,他的身边除了跟着一个方瑞,还跟着一个李炎。

  不过刚来到烹饪室,宋子轩便看到了一个班已经站在了大厅里。

  这倒是少见,平时他的学生可都是第一波来的。

  宋子轩走到登记处,道:“您好,三号烹饪室已经登过记了。”

  “不好意思啊宋教员,刚才我们搞错了,今天三号烹饪室已经预定了。”

  “预定?”宋子轩一愣,“没听说过啊,不都是当天用当天登记吗?”

  “是的,宋教员,不过今天龙教员不到六点钟就已经来登记预定了,因为三号烹饪室有两个实验灶台,他们西院一班有需要。”

  宋子轩呼出一口气:“这……既然预定了,干嘛还给我登记?那我换其他烹饪室吧。”

  “好的宋教员。”

  正说着,又一个身影走到了窗口。

  “呵呵,不好意思啊宋教员,今儿……我比你早!”

  宋子轩闻言皱起了眉,他当然知道,龙日月肯定是用了什么手段。

  今早宋子轩来登记的时候,他分明看到登记册当天是空白的。

  只不过他懒得争论,才换了一个烹饪室而已。

  他正想着,一旁的李炎突然道:“龙日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