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32当年的护工

首页
  532当年的护工

  萧家祖宅,在离城三十里的乡下。

  近两年因为拆迁,土地被征收。

  被征收的土地上如果有坟头,必须要拆迁到别处。

  萧子华回来,就是办理这件事。

  宁弈殊不知道,萧子华竟然还有个叫姚子冲的表弟

  “姚子冲?姚培谦不是独子吗?”

  能让萧子华来迁坟,那肯定是跟萧家有关。

  萧子华姓姚的表弟,那肯定是姚培谦的孩子。

  所以宁弈殊很惊讶。

  她一直以为,姚子达是姚培谦和萧家大姑的唯一孩子。

  萧子华目光一闪,出神似的凝望着宁弈殊,好像隔着对方,他看到了别的东西。

  “我大姑,生的是双胞胎,我有两个表弟。”

  “我跟子冲玩的最好,他长的可真是漂亮。”

  “可惜他先天不足,从出生身体就不太好。”

  “子冲没活到十岁,后来我大姑也出车祸去世。”

  “我父亲,将母子两人安葬在我们家的地里。”

  “我现在,就是过去,给两个人迁坟的。”

  宁弈殊“”

  总感觉,萧子华的话哪里不对劲。

  “弟妹,这里!”有人在接机口,对着宁弈殊大喊,打断了她的思绪。

  宁弈殊这才现,她们已经走到接机口。

  刘贺明亲自来接她和米粒,冲着两人热情的摇动胳膊。

  “那你去吧,回头见!”萧子华匆匆留下这句话,便走向另一个方向。

  “唉”宁弈殊还有话问,但是萧子华的背影,转瞬消失在人群当中。

  刘贺明已经来到跟前“弟妹,你们动作挺快,这么快就结婚了?”

  他以为,秦朗会等宁弈殊研究生毕业呢。

  宁弈殊大方的一笑“没有刘连长快,您大胖儿子都抱手里了。”

  她这次来汾阳,就是打着给刘贺明儿子补送满月礼。

  提起大胖儿子,刘贺明就眉开眼笑“那小家伙,白白净净,胖的很。”

  “走,回家去,你嫂子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

  宁弈殊见刘贺明比之前胖了许多,眉眼间说不出的喜悦。

  她知道,刘贺明在汾阳的世俗生活,过的很幸福,秦朗当初的帮助,也算有了成果。

  三人成行,一起回了刘贺明在汾阳的家。

  “我进了武装部,单位给我分了一套小房子。”

  “不大,但是一家人终于能团聚!”

  车开到家门口,刘贺明领着宁弈殊和米粒回家。

  边走,他边介绍家里情况“你嫂子工作还没安排,就在家里照顾孩子。”

  “她呀,闲不住,参加了一个什么爱心组织。”

  说到这里,刘贺明压低了声音“她有一个帮扶对象,以前就在市立医院做护工。”

  “她跟对方闲聊的话,回来给我一说,我听后感觉不对劲,像秦朗让我找的人。”

  “本来想过几天趁着假期,我陪你嫂子一起过去。”

  但是宁奕殊,亲自过来。

  宁奕殊了然“刘哥,你工作那么忙,要不我陪嫂子去!”

  刘贺明点点头。

  有些事,他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宁奕殊亲自过去,可能问的更加详细。

  “萧总,您慢点,村里路不好走!”

  三十里外的萧家岭,村里干部簇拥着萧子华,走山村小路上。

  刚下过雨,道路很泥泞。

  村干部怕萧子华的皮鞋给弄脏,小心翼翼前面带路。

  陪同的,是萧子华的堂大伯,萧少东。

  萧

  少延一直在外干生意,父母去世后,索性就将老婆孩子全接进城。

  家里的亩上好良田,留给了关系不错的堂兄萧少东。

  一行人很快到了萧子华家的地儿前。

  萧少东朝前一指“你们家地,我全种了桑树。”

  “你大姑和孩子的坟头,就在那里!”

  萧子华抬头,绿意葱葱的桑树下,有个修缮的很好的坟。

  看来萧少东,将坟头照顾的很好。

  他眸子一暗,隔着空气,好像看到了小时候,同姚子冲一起在河边滚铁圈的场景。

  “子华,就差你家这块地没有丈量了。”

  “既然你回来,咱就让村里干部给丈量了,然后帮忙将你大姑和孩子的坟给迁到我地里!”

  村里的土地,征用了不少。

  萧少东山上一片果园倒是没有动,可以将坟头迁到那里。

  萧子华摇摇头“大伯,我这次来,是想带大姑和表弟走。”

  “我父亲在城,已经找好了墓地。”

  他们这一支,又不在村里住了。

  每年清明,他们又不能回来给大姑烧纸。

  与其让母子俩个孤零零呆在山头,不如离开伤心的地方。

  萧少东老实巴交,听萧子华这么说,吸着旱烟感叹

  “也对,你爹跟你姑感情好,该跟你们一起。”

  一边的村干部,脸色有点不好看

  “萧总,这样一来,你们这一支在村里,就没啥念想了。”

  萧子华说“不还有我爷爷和奶奶,老爷爷老奶奶吗?”

  “萧家的祖坟在这里,怎么能说没念想?”

  “领导,我父亲说了,萧家岭就是我家的根,走多远都不会忘!”

  “可”村干部想了想,换了个话筒

  “那你们看好时间了吗,什么时候迁坟?”

  萧子华望着远方“过两天吧,等个人。”

  “小宁,楼梯有点年久失修,你慢点!”

  刘贺明媳妇安顿好孩子,第二天才领着宁奕殊,来她的帮扶对象家里。

  帮扶对象姓李,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

  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嫁到外地,也是家里家外忙的不行,根本脱不开身回来照顾老人。

  “她女儿说接她走,李阿姨死活不同意。”

  “她当年是临时工,退休金微薄,每个月女儿汇五十块钱给她。”

  “李阿姨物质上不缺,就是身体不好,没人帮着干活。”

  “我跟她是一对一帮助,每周来一次,帮忙干点家务。”

  刘贺明媳妇介绍着情况,就到了李阿姨门前。

  她抬手敲门“李阿姨,是我,小琴!”

  “来了!”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但是门没有立刻被打开。

  刘贺明媳妇解释“李阿姨腿脚不太好。”

  过了半刻中,屋门终于被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头全白,弓着腰的老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