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3章 攻敌不备

首页
  第563章 攻敌不备

  登6之前的火力准备总共持续了6天,比预定时间少了4天。在11月1o日的上午,6战队起抢滩登6。

  选择的登6地点不是在直落要塞,也不是在要塞的南面,而是在要塞北面。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同样出其不意的战术。

  在本质上,基布要塞其实是一座军港,或者说是围绕着海湾修建,类似凡尔登或者列日那样,已经全面要塞化的地面堡垒群。从要塞最外围的防线算起,往内6十多千米,就是广袤的东玄高原。

  从要塞往北是曼德海峡,而往南,则是濒临亚丁湾与穆阿海的索马里半岛。

  对进攻的一方来说,其实没多少选择。

  因为基布要塞早已经全面军事化,直接攻打的难度极大,所以进攻者往往选择在较为开阔的南面登6。

  当年,帝国6军就是在索马里半岛的西边登6,然后冒险向内6挺进,出其不意的切断了通往基布要塞的地面通道;同时由海军封锁曼德海峡,切断了海运航线;最终通过长期的围困,以及持续了数个月之久的凶猛炮击,才拿下基布要塞,准确说是逼迫弹尽粮绝的守军缴械投降。

  如果在要塞的北面登6,先要让登6舰队冒险进入狭窄的曼德海峡。

  显然,如果一次投送几个6战师,需要动用数十艘,甚至是上百艘大型登6舰,那么只是让登6舰队在海峡北面的狭窄海域展开,也就是获得一出合适的登6场,都是一个巨大的麻烦,或者说根本就办不到。

  在登6成功后,还要面对地面进攻的难题。

  因为往内6数千米就是东玄高原,也就是滨海山脉,地面部队没办法展开,突击的难度非常巨大。

  简单的说,守军只需要集中兵力封锁沿海平原地区。

  绕过滨海山脉?

  先不说有没有道路,就算有,接下来也要垮过数百千米的无人区,也就是连一块绿洲都没的荒漠。

  进攻难度之大,就算廉旭升来了,也只能望而却步。

  这样一来,登6部队就得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强攻敌人的防线,也就存在在登6之后被击溃的风险。

  当然,准确的说是风险更大。

  正是如此,在历史上攻打基布要塞的军队,要么直接在要塞附近登6,要么在要塞南面的索马里半岛登6。

  这次,帝国海军选择了北面的阿萨布地区。

  必须承认,确实达到了战役的突然性。

  在此之前,要塞守军的重点是在南面。

  为了阻止帝队在索马里半岛方向登6,布兰皇家6军不但扩大了防线,还预先设置了几十处雷场。

  要说的话,在几乎所有可能被帝国海军选为登6场的海滩上,布兰皇家6军多多少少的埋了地雷,而且会在附近留下一支主要负责侦查监视的巡逻部队,确保能在第一时间现登6的帝队。

  此外,布兰军队每天夜间都要派小型飞机巡逻索马里半岛的沿海地区。

  最重要的,要塞守军的主力全在南面。

  为了能及时挫败登6的帝队,布兰皇家6军还把有限的装甲力量,也就是几十辆轻型坦克集中起来组建了一支突击部队,专门充当反击行动的突击部队,协助防线上的步兵击溃来犯的帝队。

  当然,布兰军队的火炮也集中部署在要塞南面。

  关键还有,布兰皇家6军还留了一手。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布兰皇家6军在基布要里塞至少储备了2o万枚地雷,而且在上个月就分给守卫要塞的主力部队。因为不可能阻止帝队在索马里半岛登6,所以守军司令官早已下达命令。只要南面防线被突破,要塞守军就立即用上这些地雷,在要塞的南面布设更多的雷场。

  为此,要塞守军还专门组织一批官兵学习了快布雷的技巧。

  如果2o万枚地雷全都用上,只是扫雷就得花掉好几个月的时间!

  要说的话,如果布兰军队能在遭到强攻的情况下坚守几个月,就算最后沦陷了,那也算打了胜仗。

  至于北面,只零星分布了几支巡逻队。

  可见,布兰军队压根没想过,帝国6战队会在要塞北面,在曼德海峡西岸登6!

  对前面提到的问题,帝国海军也做了充足准备。

  先就是,第一波登6行动只出动了24艘登6舰,其中半数还是坦克登6舰,执行抢滩登6任务的,只有半个6战师,准确说是一个步兵团、一个加强的坦克营与一个加强的机步营。

  全是精锐部队。

  此外,还投送了足够的作战物资。

  按照安排,登6成功之后起进攻的,其实2个加强营,而率先抢滩的步兵团负责守卫滩头阵地,在进攻的时候为前线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如此一来,在抢滩成功之后,就能立即向纵深推进。

  关键还有,参与行动的登6舰是轮番上阵。

  在完成了抢滩行动之后,第一批24艘登6舰必须在规定的24小时内撤离,把登6场腾出来。

  次日,第二批24艘登6舰就将到达。

  同样只有24小时,这批登6舰部队把搭载的部队与物资送上岸,就算没完成,也必须按照计划撤离。

  此后是第三批24艘登6舰。

  在第三批登6舰完成投送任务后,率先起抢滩的第一批登6舰就将返回。

  总而言之,就是尽可能加快部队与物资的转运度,确保在任何时候,登6场里都没有太多的登6舰。

  正是如此,才把兵力多达4ooo的步兵团留下,让总共才18oo名官兵的2个加强营向要塞推进。

  至于另外一个问题,布兰皇家海军布设的水雷,就只能依靠扫雷舰了。

  所幸的是,对帝国海军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扫雷舰。

  大概是在上次大战期间吃够了水雷的苦头,所以帝国海军一直都很重视扫雷舰,更重视扫雷技术。

  即便是在海军假期,帝国海军都没有降低在扫雷技术领域的投入。

  在大战爆前,帝国海军拥有的扫雷舰比另外3个海军强国的总和还要多!

  虽然大部分是上次大战期间建造的老式扫雷舰,但是上面的设备,以及跟扫雷有关的技术一直都没有停止展。

  大战爆之后,帝国海军在第一年里就订购了15o艘扫雷舰。

  打到现在,帝国海军的扫雷舰总量已经过4oo艘,而且还在以每个月差不多1o艘的度增长。

  要说的话,敢于选择在要塞北面登6,让登6舰队冒险进入现在,而且水雷密布的曼德海峡,靠的就是全球第一的扫雷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