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

首页
  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

  燕京,大清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百度搜索小说族小说网看最新章节)

  大年初六的京城,依然洋溢在锣鼓喧,鞭炮爆鸣,舞龙斗狮的欢乐气氛之中。

  街上熙熙攘攘,都是掂着礼物,走亲访友的人群。

  即使总理衙门阔大幽深,却仍然能够听到外面街市上的各种欢响。

  衙门里面一片秩静,大部分的章京,额外章京,还有各股房厅处库的文书仆役,都回家过大年,只留下几个当班的熬时间。

  听着外面的喧闹,这几个当班的章京一个个都急的如同猫爪挠心,只想赶紧混完今,明儿也走亲访友,美酒佳肴,听着亲友的奉承吹捧,好不逍遥自在。

  “咳咳咳——”

  总理正堂内传来几声剧烈的咳嗽,边厢房里面这几个章京,额外章京们,立刻都正了脸色,做出一副忙碌的模样,低头装模作样的看着文书。

  今儿英国公使欧格衲来访,恭亲王奕訢特地赶来接待,已经谈了好一会儿功夫了。

  听着里面越来越急促的咳嗽声,估计也是话无好话。

  这些洋人也忒不是个东西,从来都不识规矩眼色,有话不能过了十五以后再,大新年就过来报什么丧?

  真是让人不甚厌烦!

  总理大堂。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昂贵的玻璃窗户,照在屋内的熊熊炭火上面,充满了融融的暖意。

  狠狠的咳嗽了一阵子,奕訢掏出手绢擦了擦眼泪和鼻涕,苦着脸无奈的道:

  “东洋的口子也张得太大了;朝鲜这事儿好,开放口岸,治外法权和租界权,也可以好商量;内河自由航行,割让辽东,台湾,这是根本都没商量的事儿。还有赔款,——可以改成帝国仁道的援助东洋一些银子,然而三亿两?”

  奕訢咧着嘴巴,带着怒色道:“一艘定远大舰,也就是两百八十万两的银子,相当于一百多艘定远,镇远舰;简直就是狮子大张口!”

  欧格衲也觉得东洋的停战条件开得太不可思议了,然而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和立场,让这个外交官失去了最基本的做人的良心和良知。

  “贵国有近四亿百姓,合着一人还不到一两的银子;辽东本是一块的无人山野,台湾,澎湖列岛更是荒蛮海外,东洋的船只在大清江上航行,对大清似乎并没有任何的损失。”

  欧格衲忍着能让自己脸红的无耻,微笑道:“王爷您也了,这是狮子大张口;你们大清不是有句谚语,‘漫要价,就地还钱’么?”

  看到奕訢猛然一亮的眼神,欧格衲的语言一转,接着道:“不过,贵国也应该有着心里准备,这让步毕竟是有限的事情;要知道盘踞在山海关的数万东洋日军,不是我们英帝国的强令,此时十九已经破关而入,正在赶赴燕京的路上。”

  听了欧格衲的警告,奕訢的身体就重重的打了一个寒颤,觉得这热浪袭人的屋内,似乎也是如此的寒冷。

  当上午,奕訢送走了欧格衲,顾不得吃一口热饭,就匆忙赶到了颐和园。

  这事儿,按着道理,他应该先去禀告光绪皇帝。

  不过东洋提出的这些条件,在奕訢看来,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他实在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将会处于狂暴中的光绪皇帝。

  同时更害怕失去理智的热血皇帝,一旦下达不当的圣旨,很可能就会把这场战争拖入更深的险地。

  在园子里恩养的慈禧,听了奕訢气喘吁吁的禀奏,笑着道:“老六呀,你还是一个沉不住气的毛躁性子,都六十出头的人了;老祖宗有言‘五十知命,六十耳顺’,这还塌不了,你急什么急?”

  不久得到慈禧传唤的光绪皇帝,匆匆的赶到了德和园。

  光绪的屁股还没坐稳当,听了奕訢转达的东洋的停战条件,顿时就从椅子上面跳了起来,一张白脸瞬间变得血红。

  “跳起来干什么?你是大清的皇帝,不是一个毛猴子!”

  慈禧抬起布满皱纹的老脸,不客气的训斥着光绪:“作为一个皇帝,下亿万臣子百姓的表率,要懂得不动如山!”

  “亲爸爸,这倭夷确实是欺人太甚!朕也是实在气不过,心里恨得慌。”

  光绪皇帝强忍着心里‘呼啦啦’磅礴燃烧的火苗,坐下来怒声道:

  “的东洋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咱大清数万大军在旅顺,山海关还和他们对持,年三十,还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这些不识高地厚的倭夷兵,水师又打沉了他们的一艘大军舰,居然还如此的猖狂!”

  听到光绪竟然敢还嘴,慈禧心里面就很不喜,自从她进园子里以来,皇上是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而且耳朵里听着光绪一句句的‘大话’,居然让慈禧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反驳,心里不由的憋满了火气。

  “你能保证,刘坤一他就能守住山海关?要是守不住,让倭夷大兵打进来,皇上——,你准备带着老婆子我往哪里跑?”

  光绪被慈禧这一句话,堵的面红耳赤的,半不出来话。

  “你还没有看出来,这仗打到现在,打垮了老李的北洋是不错,可东三省的旗兵精锐,也已经被打得几乎一干二净;而且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更厉害的,能文能武的少年将军!”

  “旅顺两三万北洋精锐,现在掰着指头来算;除了姜桂题,陈允和的四千人马,连顺留下的还有几百旗兵,徐邦道,江自康,都和抗倭军穿一条裤子,你自己算算他有多少人?”

  “现在关外三城,八九千人,通过洋人这个障眼法,又被他何长缨握在手里;”

  慈禧嗅了一鼻子鼻烟,打了一个喷嚏,揉了揉鼻孔,寒声道:

  “曾国藩,老李,当年得势的时候,已经是有儿有女的人过中年,行事自然心谨慎,不敢轻易愈矩;他何长缨手里有兵有将,有大连湾的量子弹炮弹,有南洋的巨额捐献,又年轻冲动,你能拿什么来制住他的手脚?”

  “如果他真的打退了倭夷兵,手握数万精兵,下还有谁能匹敌?你睡觉不惊醒,流冷汗么!东洋要得不过是土地,银子,可国内真要是乱了,那可是在要咱大清万年的根基!”

  慈禧的这一席话,听得一边的恭亲王奕訢闭着老眼,‘呼呼’的似乎已经睡着。

  而光绪则是满头大汗,嘴巴糯糯的道:“亲爸爸,何爱卿不是那样的人,朕看他为人真诚坦荡,不失赤子之心。而且大清立国三百年,已为下正统,现在四海升平,百姓只求安居乐业;这下,也不是几个人随便就能挑起来的。”

  “你会看人?”

  慈禧望着眼前这个装着一脸乖顺的‘亲儿子’,恨不得把手里的鼻烟壶,狠狠的砸在他的脸上去。

  不是你‘看的’那一群人,整挑唆着借东洋打北洋,要削弱李鸿章,哪能惹上了今的大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