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5章 回兵建昌

首页
  第525章 回兵建昌

  甚至为了掌控那些分散的奉邑,将军们又需要分别差遣得力的手下、亲族前去坐镇。

  实力被进一步瓦解。

  等到过了这一代,子嗣、属下们各自分据,实力就慢慢的被分化了。

  这就是江东版本的奉邑推恩令。

  朱桓因为战功得了肥美的新城县奉邑,那里和原本的两县奉邑距离太远,朱桓就很大度的上表,将之前的俩个小县分封给了颇为倚重的周豹和袁奎了。

  这也就意味着,因为江东特殊的运作方式,让原本会成为孙家压力的新收复地域,完全可以成为消耗手下大将实力的工具。

  然而这样的软刀子,却让他们无法拒绝。

  那可是奉邑啊,哪怕四处分散,将来分家,那也是落在自己子孙手里了。

  诸葛瑾想了想又问道,“那你得了奉邑之后准备怎么做?”说完了,半开玩笑似的说道,“如果处理不好,你可好几年恢复不了元气啊。”

  徐盛笑哈哈的说道,“我知道你的好意,担心我是个鲁莽武夫,处理不好这件事情。

  其实我早就有数了,要是我专心展奉邑,光凭我从芜湖千里迢迢的供应,必然元气大伤,恐怕是以后在这江东军里慢慢就排不上号了。”

  诸葛瑾颇感兴趣的说道,“愿听高论。”

  徐盛傲气十足的将杯盘一推,说道,“我徐盛岂是那种自己往坑里跳的蠢人?奉邑我要,我的鹰扬军也要恢复,不但要恢复,还要壮大强盛。”

  诸葛瑾一皱眉,“那你是准备撇下奉邑不管了?”

  诸葛瑾提醒了一句,“你可得想清楚,不要舍本逐末。那新奉邑虽然是赔老本的勾当,但却是够你吃好几辈子的铁饭碗。芜湖虽然展的不错,但毕竟你说丢就会丢。我看,趁着你就这一块奉邑,不需要纠结,还是早早的把鹰扬军迁过去吧。”

  徐盛哈哈笑道,“这里面的道理我明白,我早有办法了。等我得了奉邑,我就把奉邑借给马忠三年,这三年内的任何产出都归他所有,但是他必须设法帮我展繁荣。”

  “那马忠手下的实力刚刚扩张,根本没有足够大的养兵地盘。再做浪荡军四处流窜,也难以维持他现在的体量。我把他招来替我清除境内的乱军山贼,等形势稳定了,我再回来,岂不是妙?马忠能展到什么程度,这三年的产出,自然就获取多少。以他的能耐,恐怕能顶我展十年的。”

  “我既不需要耗损元气供养新地盘,又能专心强盛我的鹰扬军,回头过几年一看,我兵也练成了,奉邑也繁盛了,岂不是两全其美,不亦快哉?”

  诸葛瑾也跟着畅快大笑,“原来如此,真有你的!”

  两人随后放下心事,开怀畅饮不提。

  与此同时,正被所有人议论的马忠正在回建昌的路上。

  前日下了大船登6之后,孙尚香就带了沈冰、朱刚烈以及几个侍卫离开。

  告别自己这支积攒了许多年的武力时,孙尚香只是飒爽一笑,打马而去。

  马忠有些明白这个英武气十足的妹子,为什么会成为江东众将心中的女神了。

  马忠怅然的看着,忽然很有陪她结伴而行,驰骋天涯的想法。

  在孙尚香走了,马忠就开始了正式对手下这支队伍的接收。

  愿意被马忠收编的总共是六个营头,一千六百多人。

  六个军候也大致见了见面,这六人来自两个校尉营,很自然的分成两派,由军候卫通,和军候李肥领头。

  马忠和这六个军候简单的聊了几句,具体的事情没有深谈,也没有做出更多的承诺。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确认自己在金瓯寨的老营头到底恢复的怎么样了。

  这对马忠解决他们这六人问题的方法,非常关键。

  踏上6地行军没多久,就有探子回报了搜集来的消息。

  主要内容都是后方的一些信息,和人员处置的变动。

  至于前线的消息,根本还没能传过来。

  让马忠有点哭笑不得,兼且蛋疼的就是,自己的老冤家潘璋竟然做上了建昌长。

  虽说不算正式奉邑,但毕竟武官挂文职,手下的士兵就可以在建昌就食了。

  这样一来,解烦营落脚的金瓯寨,以及自己的大后盾陈祎所在的陈族,就落入潘璋的管辖了。

  马忠倒是不担心解烦营会在潘璋的治下吃亏,有丁奉和王厉害这一文一武。潘璋可捞不到好处。

  再说岑狼尚在,张汤未必愿意抹开情面去攻。

  丁奉的实力如何,南蛮营如何精锐,张汤也是深知的,马忠相信他不会那么不智。

  唯一让马忠牵挂的就是百里川,也不知道那孩子现在回家了没有。

  不是还在桂阳那边浪吧,万一要是撞在赵云手里,那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马忠心事重重,越是离建昌近,就越有些迫不及待。

  他无法遏制的想尽快见到丁奉、王厉害、岑狼、百里川、李四征……

  还有朱宁。

  好在他手下这些士兵都是精锐,行军度极快,没几日功夫就到了建昌左近。

  一靠近建昌地界,马忠毫不犹豫的打起了“解烦”的旗号。

  这支大军的动向,自然没有避过旁人的耳目。

  现在建昌和以往不同了,以往建昌是个三不管的争议地带,只有少量的郡兵,但现在建昌是有兵马驻扎的。

  担任建昌长的,可是个正儿八经的江东军校尉。

  当地的百姓议论了一阵后,弄明白了。

  这种搞法,标准叫法是就食。

  建昌本地并不是很太平,有人撑腰之后,大家的心思就安定了不少。

  甚至,就连建昌郡兵的腰杆,都硬气了不少。

  再加上当地的豪强和郡兵中的头头们,还去特意打听过,说是驻扎在建昌的这支兵,那可了不得,曾经在柴桑连败无数大军。

  当时守卫大营正门,让“黑公瑾”周胤都闻风丧胆的,正是张汤张军候!

  据说当时张军候枪挑董宁,生获韩综,三军尽惊,齐呼万岁。

  没错!

  镇守在建昌的正是那支威名赫赫的武猛校尉营!

  ps:感谢书友2o17o5o5oo5329649同学的打赏,谢谢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