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1章 贱匠不能封侯

首页
  第1541章 贱匠不能封侯

  

  “罪臣参见陛下。”赵老太公隔着老远,就跪下了。

  李中易快步上前,搀扶起了赵老太公,笑道:“老太公的身子骨,还是那么的硬朗,实在是可喜可贺。”

  赵老太公叹了口气说:“岁月不饶人,毕竟是老人,饭量也大不如前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我和老太公您是旧交,不因蜀地重归中原,而有任何的改变。”

  这么多年了,赵老太公的白发,也是多的数不清了,可见,岁月确实催人老呐。

  李中易拉着赵老太公的手,将他领进了内书房,紧挨着坐在一起。

  赵老太公见了李中易摆出的姿态,他的心里也就吃了定心丸,至少,老赵家的性命无忧了。

  实际上,李中易取周室而代之后,赵老太公就想举家来投。只可惜,家族之中,意见一直不统一。

  最主要的还是,赵家人舍不得手里掌握着的兵权。

  明眼人都知道,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坐视军阀掌握兵马,只要有机会,就必定会予以削弱。

  远的且不说,单单是府州折家,已经被大汉朝廷彻底的掌握住了,折家的影响力每况愈下。

  无奈何,时势如此,蜀孟政权既灭,胳膊岂能拗得过大腿?

  赵老太公是来谈正事的,可是,李中易只谈旧谊,就是不接赵老太公的话茬。

  试探过几次之后,赵老太公也就明白了,赵家手里的兵权,肯定是保不住了。

  李中易一边打太极,一边暗自叹息,当家人赵老太公都抱有幻想,难怪,老赵家落寞了。

  在这个世界上,大家族若想顺利的传承下去,必须要顺应时势,不能逆流而动。

  天下统一在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岂容商议?

  李中易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赵家的几个孙子辈,赵老太公的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老赵家虽然丢了兵权,但是,几个孙儿的前途,有皇帝照应着,也不至于太差吧?

  形势比人强,不想交出兵权,就得交出合家老小的性命了,何苦呢?

  不如趁着皇帝顾念旧情的机会,捞一点实惠的好处吧。

  聊了一个多时辰后,李中易见赵老太公自己转过弯来,便笑着留了膳。

  赵老太公以前也打听过,李中易在宫里留臣下用膳的次数并不多,皇帝已经非常的赏面子了。

  于是赵老太公就说:“老臣这里,有蜀地诸位大臣家产的表,愿意献给官家。”

  李中易哈哈一笑,看来,抄家皇帝的恶名,已经四处远扬了。

  没办法,土地兼并实在是太厉害了,不搞土改限田,等李中易死了之后,就非常难以处理了。

  债不留给子孙,李中易宁愿自己承担恶名,也要把千年以来的土地兼并的顽疾,给治了。

  读书人,参加科举,获取功名后,就要享受各种经济利益和特权,这是千年以来的固有做法。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宋代的文臣士大夫,明朝的藩王和边患,清代的八旗和赔款,都是各自无法解决的毒瘤。

  经过战乱后,人口迅速减少,土地也就富裕了,足以分配下去。

  但是,随着和平时间的延长,人口开始大量回升,土地肯定就不够分了。

  在小农经济时代,土地是唯一的生产生活资料,多余的人口,没有就业的出路,必然会导致流民增多的大问题。

  蒸汽机还不知道在哪里,工业化的大生产,距离太过遥远了,根本就指望不上。

  所以,李中易只能祸水南引,打起殖民南洋的主意了。

  南洋,因为气候的缘故,种田的收获,普遍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当中原地区人口爆炸,完全可以将部分权贵或是百姓,移驻海外,以减轻治乱循环的压力。

  所以,林仁肇手里的几万水师,也就成了战略性的资源,李中易舍不得毁掉林仁肇。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离开了成都平原的物资供应,夔州显然是难以持久的。

  李中易向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拿下成都之后,廖山河就率领主力大军,快速的逼近夔州。

  皇帝给廖山河的任务是,不许一粒粮食运进夔州,务必封锁住夔州附近的水路,不能让林仁肇的水师,在川江之上来去自由。

  廖山河想了个笨办法,在夔州附近的江面上,架设了十几道铁索。铁索的附近,广布投石机。

  投石机里,只使用鸡尾酒一种火器,可以射出去很远。只要林仁肇的船靠拢过来,就会被烧成灰烬。

  林仁肇的战船,全是木制的,只要船板上的沾一点点鸡尾酒,就不太可能扑灭火势。

  另外,刘贺扬领着江南的水师,已经抵达了瞿塘峡,林仁肇的水师覆灭在即。

  在这种情况下,林仁肇就算是再不乐意,也必须考虑几万弟兄的性命和家属们的安危,终于答应归顺于李中易。

  闵子豪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后,欣喜异常,能够劝降林仁肇,值得他吹牛一辈子了。

  当李中易得知林仁肇跟着闵子豪出夔州,来成都之后,不由一阵狂喜。

  “得林虎子,朕添羽翼矣。”李中易当众夸奖了林仁肇一番。

  林仁肇到成都的那一天,李中易亲自去码头接他。

  “罪臣林仁肇,叩见陛下。”林仁肇百感交集,当众臣服于李中易的脚前。

  从李中易下江南破南唐开始,他就和林仁肇成了一对欢喜冤家。如今,林仁肇既然来降,李中易主动将他扶起,笑道:“你乃当世英雄,只可惜此前未遇明主罢了。从今往后,朕许你面君不拜。”

  “啊……”李中易对林仁肇的格外优遇,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大家做梦都没有想到,即将彻底统一天下的皇帝,竟然会如此的重视一个水师降将。

  李中易看出众臣的疑虑,却只当没看见的,不管是漕运,还是殖民南洋,都离不开水师的协助。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李中易更清楚,一支强大水师的战略意义!

  李中易直接把林仁肇,领进了宫里,两个人越谈越投机,这让林仁肇有了一种相逢恨晚之感。

  “天下初定,大运河每年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疏通。与其漕粮走运河,不如试行走海运。哪怕,沉了一些船,长远的看,也是值得的。”

  李中易的一席话,让林仁肇找到了知音之感。

  “官家不以臣粗鄙,委臣以重任,臣只能鞠躬尽瘁了。”林仁肇伏下身子,大礼参拜。

  李中易微微一笑,他知道林仁肇刚刚归顺过来,心下不可能完全放心,便受了他的大礼。

  彻底的平蜀之后,李中易任命廖山河为征夷将军,常驻成都,两川兵马尽归其节制。

  “大捷,蜀国已经平定!”

  “大捷,孟昶肉袒出降!”

  “大捷,林仁肇献夔州矣!”

  捷报,一个接着一个的露布发往开封,一时间,整个京城乃至中原地区,都知道了王师已定故地矣。

  班师回朝的路上,李中易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喜讯:经过五年的摸索,火器营的工匠,居然搞出了燧发枪。

  李中易拿着李虎送来的燧发枪样品,仿佛抚摸着绝代美人儿一般,爱不释手。

  军器监,其实早就搞出了火绳枪,只是李中易的目标一直是更实用的燧发枪。

  很简单的道理,火绳枪,必须自带火绳,雨天的射击,必然受到严重的阻碍。

  燧发枪则不同,且不谈准头如何,无论下雨还是晴天,皆可顺利的使用。

  “传诏内阁,工匠高清盛,有奇功于朝廷,封万户侯,擢为军器监火枪营都监。”李中易也没有多想,趁着高兴劲儿,就给开封的内阁下了诏书。

  然而,这一份诏书,却在朝廷内外,惹来了轩然大波。

  自古以来,工匠都是贱民里的一种,别说封侯了,连做官的极其罕见。

  “刘相公,此乃乱命,在下不敢奉诏。”

  “刘相公,内阁肩负辅弼圣躬的重任,必须驳回此等手诏。”

  “我等寒窗苦读十余载,竟不能封侯。区区一个贱匠,竟然得了侯爵之位,还是世袭罔替的世爵,简直是岂有此理?”

  “读书人才是朝廷的根本,难道说,官家要和贱匠共天下么?”

  “老夫实在是羞与贱匠为伍,告辞了!”

  “我等士大夫有责任告知官家,读书方为正道。”

  刘金山有苦难言,说句心里话,他也无法理解皇帝为何如此偏爱一名小小的工匠。

  但是,作为内阁的实际领导者,刘金山也非常了解皇帝的脾气。

  人多,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有害。

  上次,和皇帝掰手腕的那些文臣,都被放弃掉了,教训实在是异常之深刻。

  “诸公,皇上可曾乱封过爵位?”孔昆已经被贬出京城了,又被皇帝中途召回,他自然要和皇帝站在一起,不论是非,只论立场。

  “孔门败类。”

  令孔昆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席话,惹来众怒,乱纷纷之际,孔参政竟然被推倒在地。

  谁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他们连参知政事都敢打。

  孔昆的挨打,竟然开了国朝殴打上官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