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8章 襄阳城

首页
  第378章 襄阳城

  

  当日。如果我不是糊里糊涂來到少帝陵。以致穿越到了南宋的话。我根本就不知道我会怎样度过。沒有了乐菱杉的日子我想我是熬不过去的。穿越之后。不在同一空间了。且又觉得皇帝生活颇为新奇刺激。如此倒是撑了过來。而今。灵儿又成了这样。倘若再失去了方灵。我甚至可以想象。或许我就会抑郁而亡了。

  我笑笑:“道法大师。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我已经决定了。”

  方晨异见我为了方灵不惜亲身涉险。也大为感动:“呼延公子。袁先生。如果你们不反对。老夫也和你们一同前往。灵儿是老夫唯一的女儿。老夫自当尽一份力。”

  “好。沒问題。”

  我的语气显得十分平静。但却让道法觉得上命不可违。只好言道:“好吧。既然公子已经做出了决定。那老道也就舍命陪君子。”

  “恩。谢谢道法大师相助。我想。有你们这三大高手护驾。即便沿路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也大可一闯。先生。帝王谷何在。”

  “为何是九九八十一难呢。”道法、方晨异等人不约而同地想道。

  袁棘道:“公子。帝王谷位于我朝鄜延路(今陕西延安)坊州府所属的中部县境内。自三十多年前蒙古灭金后。那里已成为蒙古人的属地。去年六月。蒙古人将中部县划归了鄜州府(今黄陵县)管辖。”

  “先生。黄帝陵是不是就在那里。”

  “不错。公子。黄帝陵就在中部县的桥山。桥山主峰向南约100步。有一处上古遗址。从这处遗址向北。有一条通往小矾山的隐蔽小道。帝王谷就在小矾山中。”

  道法大师惊讶道:“原來是从遗址北行。老道我曾经在三十年前去过中部县的桥山。也到过黄帝陵。而且还在黄帝陵附近转悠了整整一天。却沒有发现有这样一条道路。可以去往帝王谷。对了。就是在那一次。我在黄帝陵前遇见了蒙古神医吉雅。”

  袁棘笑笑道:“那吉雅神医也是去拜祭黄帝陵的吗。”

  “应该是的。此事说來也巧。那段时间恰逢蒙古与金国激战之际。”道法回忆道。“当时。贫道在黄帝陵前正好遇见附近温泉村的一位姜姓孝子背负其母前來拜祭黄帝。他母亲身患腿疾多年。无法动弹。四处求医均不得治。那天。刚好下过一场大雨。地湿路滑。姜姓孝子不幸摔了一跤。贫道见状。便和吉雅神医一同将他们扶起。后來。吉雅神医见其母亲有病在身。便施以援手。一番医治之下。那位母亲竟是觉得双腿有了知觉。贫道也在一旁帮手。听孝子说道。他母亲双腿失去知觉已有十年之久。”

  “接下來。贫道和吉雅神医一同将这对母子送回了温泉村。吉雅神医又替病者检查了一遍。并留下药方。言道。只需连续服药二十一天。十年之疾。便可尽愈。当时贫道和吉雅聊过。他说他对于汉人的始祖黄帝也十分钦佩。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到黄帝陵瞻仰一番。自此以后。贫道便记住了吉雅之名。随着我在北方游历的时间越长。我也就知道了蒙古吉雅神医之大名。在蒙古人和不少北方汉人、金人心中。吉雅就是天下最善良、医术最高明的神医。”

  袁棘叹道:“蒙古人中也有善人义士也。”

  “恩。”我点点头道。“道法大师。你回去准备下吧。一个时辰后我们出发。”

  “公子定好路线了吗。”

  “大师。我们先去襄樊。沿途我们再议。”

  “是。公子。”

  从襄樊经武当山北上是从龙虎山到中部县最近的一条路。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襄樊军区是各大军区中唯一在和蒙古人“交易”的军区。宋蒙边境仅有的一处榷场就设在襄阳城外。在忽必烈眼中。吕文德是边境将领中最为贪财的制置使。或许这点我能加以利用。

  道法大师自是需要和张天师说下。便告辞而去。离开后。方晨异道:“呼延公子。老夫失陪一会。老夫需要将一些琐碎之事交待给索无极。”

  “恩。去吧。”

  方晨异和索无极走后。我吩咐道:“沈墨。你立即返回临安。通知太后、贾似道以及军政两院院长。说朕临时有要事需要处理。一个多月后再返回临安。朝中之事。让他们按照既定方针办即可。就和朕前往大理期间一样。由太后监朝。统筹大局。谢道临担任临安提督。蓝羽负责守卫皇宫。另外。你告诉谢道临。让他通知林家在御林军中的武术女教官林莹也立即赶往襄阳。以便照顾灵儿。”

  “是。公子。属下遵命。”

  “好。沈墨。你通知太后之后。便和林莹直接前往襄樊军区。我们在那里会合。”

  在我前往大理之前。御林军附属医院正式成立。医院的防护及战地女护士的简单体能训练就有林莹负责。当然。林莹是不知道我身份的。

  沒过多久。方晨异独自回來道:“呼延公子。老夫让索无极先行回去。临时代我处理下盟中之事。”

  “恩。全一。是否需要找辆车。以方便灵儿出行。”

  方晨异道:“呼延公子。从龙虎山前往襄樊。将近两千里的路程。如果用车。时间会太久。老夫提议。就由老夫带着灵儿吧。”

  我担心道:“灵儿的身体受得了吗。”

  张全一道:“公子。灵儿身体已经无碍。可以试试。如果不行再找车也不迟。”

  袁棘也道:“是啊。公子。可以试试。”

  方晨异是方灵的父亲。又是武学大家。自然不会随口说说。我想了想道:“好吧。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试试。”

  和道法大师汇合后。我们跨上御马。纵马扬鞭。径直向襄阳方向驰去。

  方晨异骑术精湛。一手抱着方灵。一手操纵马匹。依旧显得游刃有余。速度丝毫不慢。当我们离开龙虎山区时。我勒住了缰绳。问道:“方先生。怎样。”

  “呼延公子放心。灵儿一切正常。老夫的右手会随时探测灵儿的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題。便立即停下來。”

  “好。出发吧。”

  经鄱阳湖。过鄂州。渡长江。在离开龙虎山第七天后。我们进入了宜城县(今湖北宜城市)地界。这几天夜里。只要一有空。我便会和方晨异轮流同毫无意识的方灵说说话。我不停地讲述着和方灵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将我会的歌曲全都唱给方灵听。尽管我知道方灵一点也听不见。方晨异和张全一等人却都认为这种方式沒有效果。但我一直在坚持。也要求方晨异坚持。我相信后世的科学是一定有根据的。

  从宜城县到襄阳只有一百多里的距离。当天夜里。我让袁棘通知暗中随行的护卫们。将我们所骑的御马全部换掉。以免引人注意。越靠近襄阳。就越有可能遇到蒙古的细作。我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次日午时。古朴壮观的襄阳城便出现在我们眼前。

  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离南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城池始建于西汉初年。周长七公里。护城河最宽处达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美誉。

  自南宋初年岳飞夺回襄阳城后。百余年來。不停地加固整修。又经孟拱元帅多年的经营。如今的襄阳城已经成为南宋朝第一座不可逾越的坚城。

  在我的记忆中。襄阳城最有名的事迹就是金庸先生小说中所描述的郭靖夫妇死守襄阳的壮举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大侠郭靖与襄阳共存亡是小说中虚构的事情。而流传后世的隆中对、水镜山庄等故事却是有相当真实基础的。诸葛亮、司马徽等三国人物无不让人遐想连篇。

  來到城门前一里处的凉亭。袁棘道:“公子。襄阳城东南有座山峰。名叫鹿门山。吕大人和蒙古人商议的榷场第一期就设在那里。”

  我下意识地往东南方向看了看。道:“或许。那里会成为未來襄阳大战的主战场。”

  文璋道:“公子。我们直接进城吗。”

  “恩。进城。在吕文德帅府附近找一家客栈先住下。”

  襄阳城虽然是军事重地。但繁华程度远不及临安。在吕文德帅府附近。我们住进了一家名为隆中的客栈。将方灵安顿好之后。我对文璋道:“文璋。你去趟吕文德那里。让他们兄弟两人秘密來此见我。顺便让他将襄阳周边的地图带來。”

  “是。公子。属下立即前去。”

  我“恩”了一声。道:“各位。你们也都各自回屋先休息下吧。”

  看着躺在床上毫无知觉的方灵。我心里难免觉得阵阵落寞。

  方灵十分清楚我的武功深浅。知道我根本不是其父亲的对手。尽管当日方灵并不清楚逍遥亭内究竟发生了何事。只是以为我和其父发生了冲突。担心我的安全。便不顾一切地冲了进來。想将我护住。沒想到我沒事。反而是她遇到了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