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8章 侠之大者

首页
  第328章 侠之大者

  

  此时的张三丰只不过是位二十岁不到的青少年。正好处于可塑性极强的年龄。如果我和袁棘引导得好。或许就会成为我的一大强助。

  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张三丰在中老年之后开创了武当一派。成就了武林最后一个鼎盛时期。这可不仅仅是武功高强就能办到的。更多的是需要智慧和谋略。在正史中。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很少。特别是在他创立武当派之前。留下之记载更多的都是來自野史。后世那些打着张三丰名字的电视、电影作品都不过是胡编乱造罢了。

  袁棘不失时机地言道:“君宝。武林中人都推崇侠义之道。你觉得这个‘侠义’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张全一想了想道:“师傅。所谓侠义之道无非就是快意恩仇、劫富济贫、伸张正义、扬善惩恶之类的吧。”

  袁棘笑笑道:“从小处讲。君宝你的说法为师十分赞同。前朝大诗人李白在其诗篇《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种境地的确让人向往。路见不平。自当拔刀相助。好不爽快。然而。天下何其之大。君宝。你可以杀一个奸贼。救一个好人。但凭一人之力。你又能杀得了多少奸贼。能做到除恶可尽吗。”

  “这个自然不能。”

  “恩。近一百多年來。战乱不断。我们汉之一族深受辽、金、蒙古人的欺凌。多少家庭背井离乡。家破人亡后。孤儿寡母随处可见。你和张云庵大师走南闯北。自然知道当今的时局。怎一个惨字了得。所以。从大处來说。这侠义之道应该是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张全一小声重复道。

  “沒错。这话可不是为师说的。为师也说不出來。这是公子之论。”

  这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名言是我从后世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看來的。是金庸老先生借大侠郭靖之口所发表的对于“侠义”精神的一种诠释。在以前的闲谈中。我曾经和袁棘等人说过。

  张全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暗自思忖起來。

  袁棘喝了口茶。继续道:“君宝。这些天來你应该和萧公子、方姑娘有所接触吧。”

  张全一道:“是啊。还挺多的。”

  “那你应该知道。他们目前都服务于我朝最大最完善的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对于红十字会这种慈善机构。君宝。你有所了解吗。”

  “知道一些。比如每当有灾年之时。不少寺庙或者大户人家都会施舍粥饭。以补给穷人之需。”

  “恩。这就是慈善的一种方式。虽说可以解一时之难。但是。这都只是局部范围的行为。公子所创的红十字会却是一家系统性的慈善机构。比如。要在全国所有贫穷之地开办免费教育学校。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就像公子所言。要让天下穷人有书可读。有饭可吃。有病可医。至于遇到灾年。或者平时有需要时。红十字会不仅会提供粥饭。还会提供避难场所以供有需要的人们使用。”

  “这个我也听萧公子说过。我还和他说过。我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呵呵。君宝。这个当然沒问題。加入红会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愿意为我朝有所需要的人士提供无偿的帮助。只要有此心。便可加入其中。就像红会的蒲会长、萧公子、方姑娘两位副会长等大多数服务者一样。他们都是不会从红会获取任何报酬的。正如公子所言。身为红会之人。只有付出。如果想要升官发财。就请远离之。”

  “恩。这个弟子知道。这种思想也正是家师所崇尚的。家师常常教导弟子。说只有心怀天下者。才能将自身的武学练至登峰造极。因为只有具备这般心境之人。才能做到海纳百川。”

  “呵呵。张云庵大师的见解很是高明。我帝王谷古老相传。当年。帝王谷的缔造者轩辕黄帝。也说过类似的话。谁的心中有了天下。谁就会拥有浩瀚之脉。才会具有登天之基础。”

  张全一虔诚言道:“师傅。今呼延公子逐渐将这种思想变为现实。实为弟子所敬佩。”

  “哈哈。”袁棘笑道。“公子学究天人。悲天悯人之心实不亚于那些得道真人、高僧菩萨。君宝。你知道为何为师愿意跟随公子吗。”

  张全一摇摇头道:“弟子不知。”

  袁棘道:“佛道皆说。普度众生。但怎么普度。依为师看。他们大都只是停留在嘴上。修行修行。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何修行呢。即使是施舍粥饭。也只是救得一人。救得一时。而公子却是可以拯救天下之人。从红十字会的创立等一系列事件中。就能看出端倪。公子即将创办的武当武馆。也是大有深意。这点君宝你慢慢就会知道了。”

  我笑笑也道。“全一。我认为从广义角度來说。侠义之道就该如此。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先生说得对。即便一位侠士武功无敌。终其一生又能诛杀多少奸贼呢。即便一所寺庙倾尽其所有。又能救下多少难民呢。他们所做之事。充其量只能在其视线之下行侠仗义。乐善好施。天下之大。又有多少侠士。多少寺庙能够顾及得周全呢。所以。我认为当有一种新的秩序來约束人们的道德规范。只有大家都能做到为国为民。才能惠及天下。”

  “君宝。公子的思想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明了的。有空时你多多想想。”

  全一犹豫了一会。又问道:“公子。建立一种新秩序。不会是指。”

  “哈哈。”我心知张全一可能误会我想造反之意。笑道。“全一。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所说的新秩序当然是在朝廷的领导之下。朝廷崇尚‘君为轻、民为贵’的思想。而民间百姓人人努力。大家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样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社会。一个和谐富足的社会。”

  袁棘点点头道:“当今皇上自登基以來。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在去年前來临安应考的学子集会上。皇上曾经对所有学子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公子之意也是如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全一心里默默念道。又陷入沉思之中。

  我道:“好了。方灵他们也该來了。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说说红会的事了。”

  “是。公子。”袁棘道。“君宝。入朝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为这个社会。为天下百姓谋利。这才是每一个有志之士应该做的。你们碧落宫有不得入朝为官的规矩。这个原因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为师以为。碧落宫也该是以‘侠义’为先吧。至少张云庵大师就是这般思想。”

  “恩。正是。”

  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相信张全一会逐渐认可并支持我们的思想和做法。我们三人在屋里又聊了会。就见方灵进來道:“哥。吃饭了。蒲会长和萧天都到了。”

  “恩。走吧。下楼。”

  方灵边走边道:“全一。听说你今天和小文璋又比武了。胜败如何。”

  “承蒙文将军手下留情。不分胜败。”

  方灵笑道:“全一。哪会有什么留情之说。我看你和文璋就是旗鼓相当。一会吃完饭。我们再比试下。”

  张全一和方灵交过手。知道其武功不在文璋之下。忙道:“恩。那敢情好。”

  正在等候的蒲寿庚和萧天见我前來。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见过公子。”

  “坐吧。边吃边聊。”

  “是。公子。”

  “蒲先生。红十字会的进展如何。都按照计划在进行吗。”

  蒲寿庚恭恭敬敬地答道:“回公子。红会今年计划在全国开办三十所希望小学。十家希望医馆。目前。各项事务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资金基本上到位。各地的选址工作也已经开始。有些区域甚至已经开始破土动工了。当地的官府和民众都十分支持。有不少百姓义务前往工地帮忙建设。唯一不足之处还是这些学校和医馆的先生教师、郎中医生之人数不是很足。”

  “红十字会与临安大学联合培训老师、郎中的计划开始了吗。”

  “公子。已经开始了。第一批学员一共四十名。其中医生二十五人。教师一十五人。但缺点是大都集中在两浙路及周边区域。预计培训时间为半年。半年后如果考核合格。就可以派到下面的学校及医馆了。”

  我想了想道:“蒲会长。朝廷将三月份定为科技月。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推广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进程。我想我们红会可以借助各级官府之力。让各地指派有志于慈善事业的人员前來红会接受培训。无论如何。先把这三十所学校和十所医馆的人员配齐。”

  “是。公子。”

  “萧天。”

  “公子。有何吩咐。”

  “我看这事就由你去找教育部江万里江大人吧。请他帮忙。”

  “是。属下明白。”

  ()w